判牍相关论文
本文以“明代晚期地方胥吏无赖化现象研究”为题,聚焦因无赖渗透地方胥吏集团,以及因胥吏与无赖在行政、司法、经济、监察等领域共......
<正>奸案格杀勿论,按律应在奸所登时捉获。苟非然者,不能引此条为例。光绪间,粤中有本夫与妇随人逃后两年,踪迹得之于数百里外,因......
在清代司法活动中,疑案的产生难以避免,学界将目光更投注于重情疑案中,对细故疑案的研究总体显得零星且碎片化。文章以判牍《槐卿......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千真万确。就在伟人的家乡湖南省,民国十三年就有一......
明清徽州拐骗案件案件较多,妇女深受其害。当地士绅、宗族与官府,开展了合作,遏制拐骗事件的发生。守徽官员公正审批,颁布禁令,严......
随着“法律与文学运动”在中国化的深入,中国古典文籍逐渐成为基础性的研究材料。《断案精华-大清拍案惊奇》一书(以下简称《断案精......
唐代判牍采用骈体,文采绚烂,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判文中的一朵奇葩.但现今所存唐判多为文人摹拟之作,称为拟判.以拟判为例,对唐代判......
明清时期是理学发展的鼎盛阶段,理学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女性节观。尽管明代理学提倡的贞节观笼罩于整个社会,但是妇女改......
在明清时期,虽然国家法律没有规定田宅相邻关系如何调整,但是,地方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情理对此类纠纷作出判决。这些判决所体现......
清代乾嘉之际诗人张问陶,任莱州知府期间留有内容丰富的判牍传世,为后人称颂。船山判牍既有充溢的文人性情,灿然的文辞风貌,又内含......
唐代判牍采用骈体,文采绚烂,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判文中的一朵奇葩.通过阐述唐代判牍的体例特点,分析其文辞风格,指明了其对当今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内容提要:明清时期,民众为日常小利争讼,甚至发生斗殴命案并不鲜见。对《折狱新语》和《槐卿政迹》中判牍的统计表明,亲属争讼的比......
本文以地方官判牍中的诬告案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史的视角,通过阐述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民众的实际形象与传统形象、地方官的现实表现......
家庭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缩影,其中既有温馨的血缘关系,也充斥着各种矛盾与冲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一直将家庭的“和谐”、“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