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书家相关论文
在明末清初的图书出版业发展史上,杭州书坊主、刻书家汪淇所刻书籍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内容选择上,以新颖、奇特和实用为主;在人物选......
苏亮《熊大木书坊主身份的考证尚难动摇》一文,对陈旭东《熊大木身份新考》关于熊大木是否为书坊主的考证从论点到论据等多方面提......
<正> 一、符山堂本《五书》版本特点及其差异符山堂本《音学五书》(下简称《五书》),由当时著名刻书家张弨校刻。顾衍生《元谱》:"......
笔者收藏的古籍中,有一本《新锲考数问奇诸家字法五侯鲭》的书,是一本分别用篆、隶、草、楷等五种字体书写的书法刻本书。版权页题......
汪象旭,原名淇,字右子,更字憺漪,号残梦道人,西陵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刻书家。他一生刊刻书籍,今可见者有《雪心赋直解》及附录《......
明代天启之后,民间出版活动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出版家,如毛晋、陆云龙、陈继儒、屠龙、冯梦龙等。与毛晋、冯梦龙等不同的......
清代著名私人刻书家鲍廷博,在刻书、校书之余,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位一辈子孜孜矻矻精心镌刻别人文集的刻书家,却......
顾元庆(1487-1565),字大有,号大石山人,长洲人,明代着名藏书家、刻书家。一生编辑多部丛书,包括《顾氏文房小说》、《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
<正> 清末民初,刻书之风很盛,涌现了诸如缪荃孙、罗振玉、陶湘、徐乃昌、刘承幹、黎庶昌、刘世珩等一大批著名刻书家。这些人在清......
明代万历后期,版画作品的创作越来越多地向文人意趣靠拢,明末这一现象更为显著。文章以明末湖州的刻书家凌濛初为例,通过分析其家......
李瀚是明代山西刻书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刻书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以刊刻地方文献为主要特点,为保存地方文献、推动山西出版业......
近读叶德辉《书林清话》,其中有一篇《总论刻书之益》,列举了古往今来许多蔚为美谈的刻书大家,这些刻书家因刻书之业,或滋福子孙,......
明末清初是我国古代图书出版发行的繁荣时期,各类图书大量涌现,书坊成为刻印出版、销售图书的主要渠道。具有代表性的杭州出版商、刻......
黄秩模是《逊敏堂丛书》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的编刻者。前者收子书不下百种,许多江西本土文献赖此以存,后者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
龙万育为清代嘉道之际知名刻书家,其生平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仕宦川陕赣甘(1790—1817)、遣戍伊犁(1817—1821)、还归成都(1821—?)。一生......
<正>一从较为宏观的意义上说,版画史作为历史研究中的一种专门史,既体现为总体历史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因为其特殊的性质,而处于......
程敏政为明朝徽州文献学家,深受程朱理学熏陶,编纂和刻印了许多理学著作及历史文献,为徽学研究提供了宝贵史料.......
【正】 在建刻史上,建阳刘氏刻书世家以其刻书历史之悠久,知名的刻书家之众,传世的刻本之多,刊刻的质量之高,完全可以和建阳余氏相......
【正】 三、明代刘氏知名刻书家举隅明代刘氏知名的刻书家有二十几人,这里介绍其中几位代表人物。他们是以校勘书籍知名的刘剡,著......
宋荦是清康熙年间的名宦,又是全国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其家藏之丰,刻书之精,为当时学者文人自叹弗如。尤其承刻三种“御籍”的完成......
今世流传明刊《竹书纪年》(即“今本”《竹书纪年》)最早为范钦(1506—1585)的天一阁订本。嗣后,明代刻书家纷纷传刻范本,如吴瑁(明隆庆进......
宋代江西刻书地考略王河有宋一代是江西古代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图书,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刻印出版的多寡优劣,更是观照文化事......
熊宗立是明代有名的医家和刻书家,从事医学研究37年,他结合自己祖传医术,编著、点校的中医著作达20余种,是福建历史上刊刻医书最多......
<正>考察一部版画作品,我们曾提出需关注其性质、风格、功能诸要素。版画史家小林宏光则有新的提法。他在关于万历时代画谱出版的......
<正>收藏于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Museen der Stadt Kln für Ostasiatische Kunst]的一套彩色套印本《西厢记》版画,是明崇祯......
古籍版本浅谈(下)孙安邦版本之优劣是与校勘有密切关系的。流传至今,有的古籍版本颇多,如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如今尚能见到的版......
【正】 明清时期的徽州刻书业,在中国刻书史上踞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徽州商人遍及全国,刻书坊斋分布各大都邑,流寓外地的徽州刻......
明万历后期至崇祯年间,湖州套版印刷技术飞速发展。以闵、凌等为代表的望族刊刻了大量精美的朱墨套印本,并发展至三色、四色、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