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热带逆流相关论文
用P-矢量诊断方法对西北太平洋等位势密度面上的地转环流进行了研究; 所用的资料是美国海军0.5°× 0.5°水平分辨率......
根据POCM模式输出的流场资料(1993年1月1日~1998年 12月31日),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海流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并......
用P-矢量诊断方法对西北太平洋等位势密度面上的地转环流进行了研究; 所用的资料是美国海军0.5°× 0.5°水平分辨率的月平均温度......
根据 1 37°E断面 1 967~ 1 995年冬、夏季的温、盐资料 ,计算和分析该断面的地转流 ;分析 1 44°E断面上投放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漂......
利用2.5层海洋模式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STCC)区波长在450-840 km之间的长Rossby波的动力特性.不考虑耗散时,STCC区域的长Ros......
根据对卫星观测的海平面高度资料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北太平洋副热带两支向东的流(副热带逆流和夏威夷背风逆流)所在的区域内,海平面......
台湾以东海平面高度和温度的变化与黑潮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多种卫星遥感资......
中尺度涡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活动频繁,是该海区的重要海洋过程。本文通过两种途径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及其邻近海域的......
本文利用卫星高度计观测数据和长期验潮站资料,结合一层半约化重力理论模型结果,从风驱Rossby波动力、副热带逆流-北赤道流(STCC-N......
本文依据地球流体动力实验室气候模式(GFDL CM3)20世纪历史外强迫实验的模拟结果,对比研究了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副热带逆流(STCC)对......
副热带环流系统(或副热带流涡,Subtropical Gyre)是世界大洋总环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是一个由单一的顺时针......
四、副热带逆流的可能成因关于副热带逆流形成的原因,迄今尚无一个完满的普遍接受的解释。20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了几种有关逆流成......
本文利用HYCOM模式全球同化结果(2004-2011年),结合AVISO卫星资料(1993-2010年)的海平面高度场,运用涡旋检测和自动追踪技术,配合Okubo-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