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赤道流相关论文
通过对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 ,探讨了对厄尔尼诺 (ElNino)事件发生起重要作用的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变暖异常的变化......
根据全球高分辨率的海洋环流模式(POCM)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北赤道流区上层海洋流的季节内变化是以准60天振荡为主,该准60天振荡的......
基于2004年1月-2009年12月月平均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温盐格点资料,结合 P-vector 方法重构了西北太......
北赤道流分叉点及南海北部环流的研究,是我国气候研究的主要部分之一,随着社会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从气候变化的季节性、年际变化......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探讨了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冷暖异常信号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影响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
根据 1 37°E断面 1 967~ 1 995年冬、夏季的温、盐资料 ,计算和分析该断面的地转流 ;分析 1 44°E断面上投放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漂......
基于日本气象厅长时间序列的温、盐度再分析资料,利用动力计算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西边界的北赤道流及其下游黑潮和棉兰老流流量的年......
湾流,亦称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墨西哥湾流一部分来自墨西哥湾,但它的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当南、北赤道流在大西......
采用POM模式对2005年西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源区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该海区海表热通量与POM模式匹配困难的问题,在模拟过程中,分别......
在热带北太平洋,由信风驱动的北赤道流(North Equatorial Current,NEC)自东向西流动,到达菲律宾海岸附近分叉为向北流动的黑潮(Kur......
本文利用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研究所(IFM-GEOMAR)的海洋-大气耦合模式Kiel Climate Model (KCM)和由观测海表面温度驱动的ECHAM5大气......
热带西太平洋是世界上环流系统复杂的海域之一,在全球和区域海洋与气候变异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吕宋岛以......
本文利用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提供的2004年01月-2009年12月Argo格点温盐资料,使用P-vector方法重构了北太平洋绝对......
学位
利用EN4(the UK Met Office EN4.2.1 analyses)盐度数据发现北太平洋副热带高盐中心--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的海表面积与体积在200......
确定太平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及分叉点位置的变化是海洋环境研究中的1个重要问题.使用1987~1998年的WOCE浮标资料,通过估算得到了季......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海洋再分析系统3(ORA-S3)研究了西太平洋北赤道流(NEC)输运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界线以西......
本文基于日本气象厅自1967年到2009年共43个冬季和1972年到2008年共37个夏季,在137°E断面上的CTD站位实测温盐资料及相应计算的地......
作为“九五”初开始的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环境项目NaVaBa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从1996年就开始每年或隔年的夏、......
本文用二维绝热模式研究了El Nio发生前后热带太平洋表层流系和水位对两种不同风场的响应。多年平均夏季(7月)风场是用1950~1979......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探讨了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冷暖异常信号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影响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太平洋海域 1 980— 1 995年四维同化资料 ,计算了棉兰老海流和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
介绍了北赤道流分叉点、南海北部环流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就黑潮对南海的影响所作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北赤道流分叉点的位置对于北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