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化裁相关论文
【中图分类号】R4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58―01 一、治瘫汤系笔者自拟汤。是在清·......
中医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临床应用等问题的一门科学。临床使用方剂,一般都要对原方的药味和药量进行加减化裁。但......
女金丹又名不换金丹,最早见于明·韩(矛心)著的《医通》.该方对妇人经、带、胎、产多种疾病疗效卓著,流传至今.后世医家遵其创方......
肺为燥金,受邪后易热易燥,而形成较为常见的肺燥咳嗽,误治失治,常能迁延日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近几年来通过临床实践,根据《......
高热数日不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笔者从湿温病辨证入手,采用藿朴三仁汤治疗该症43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3例中,男性28例......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痛证条文的研究,总结出仲景对痛证的病机概括为: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挛急......
牙周炎及牙龈炎祖国医学谓之“牙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因长期嗜食辛辣煎炒、炙炸醇酒之品导致胃肠积热......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五大逐瘀活血之方的代表方.面世以来,深受历代医家的崇奉.笔者临症之中,凡遇颖难杂症,多方辨治......
目的 :对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采取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后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 :从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拣选50例湿热......
中药并非完全无毒rn由于西药的毒性和副作用比较明确,很多家长都会在给宝宝用药时避而远之,于是中药受到了很多家长的热捧.但是,中......
气滞型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其病因为忧思恼怒,肝脾郁结,气机不畅,在治疗上以理气疏肝解郁为主.现就越鞠丸以汤剂加减化裁,治疗气滞......
本文主要探析四逆散理论渊源,指出四逆散本义是气血并调,并非专为理气而设。借鉴“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论述治病调肝要符合肝脏......
目的本文分析讨论使用温胆汤对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典型案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使用温胆汤进行加......
众多中成药中,有很多上清丸,如“上清丸”“阮氏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芎菊上清丸”“明目上清丸”等,虽都是上......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经典著作的精髓,也是传统中医的优势所在。笔者自拟和中汤,在小柴胡汤基础上结合三仙丹温化痰饮,巧妙加减化裁,再......
母畜生产之后出现肚腹疼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称为产后腹痛。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应用西药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采用祖国传统......
暑热季以清热泻火为主要功效的代茶饮易伤脾胃阳气,对于肥胖中焦湿阻者、脏腑娇嫩的小儿尤其不宜。笔者在王俊峰教授的指导下,运用......
安宫牛黄丸始诞生于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恰逢京城爆发了一场大的瘟疫,前来觐见乾隆皇帝的英国使臣也不幸染上瘟疫。正当太医......
【正】民国时期,为适应教学需要,我国出现了首批方剂学教材,其编辑特点表现为:从学科建设角度系统整理中医传统理论、以中医的传统......
咳嗽是小儿常见疾病。止嗽散出自《医学心语》,为清代名医程钟龄所创制。根据中医辨证可将咳嗽分为风寒、风热、痰热、痰湿、燥痰咳......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温病条辨》的作者为吴瑭,号鞠通,字佩珩,江苏淮阴人。青年时攻科举习儒,19岁其父患病,为庸医误治而亡,遂愤而学医,后撰《温病条......
目的 通过临床病案,浅谈真武汤治疗阳虚水肿的疗效.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和临床典型病例及名老中医经验来总结真武汤对阳虚水肿的治疗......
<正>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是助阳解表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阳虚外感,恶寒较甚,精......
陶华,字尚文,号节庵,明代医家。他精医重道、求实创新,在古训的基础上,努力将时方与经方汇通运用,《伤寒六书》(卷三)中的再造散便......
结合少阳三焦病机理论 ,对经方小柴胡汤的后世化裁经验 ,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比较 ,展示了本方作为和法之祖 ,妙在疏气转枢而能兼......
中医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从肾论治的治疗原则在中医界已基本上得到共识,但是在中医的辩证论治总的原则确定的基础上,如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