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情态相关论文
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情态研究最早发端于逻辑学研究中的模态研究,Von Wrihgt(1951)之后,现代语言学各流派都对情态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黏附于动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得”可以标示动力、道义和认识三种情态义。“得”在四川......
情态是人们对客观事件的主观评价.情态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人类所有的语言中,但是根据语言的类型特征与表达习惯,......
摘 要:从情态的角度看,“X定”可以表达两种情态语义:一是说话人对事件发展最终达到X结果的肯定判断,表断定型认识情态语义,如“赢定”;......
“够”最初在方言中使用,进入共同语后产生“足够、非常”义,进而虚化出动力情态义。“够+VP”中“够”的搭配对象由简单到复杂,“......
情态动词"能、会、应该、可以、可能、要"的不同情态意义在"比"字句中的分布比较复杂,"比"字句中情态动词主要有"比"字前和结论项......
情态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又基本的范畴,在语言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直接表达了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态度和看法。情态有助于人们相互间......
本文通过在Langacker的精致认识与动态演变模式中增设“已知现实”与“非已知现实”之区分①,阐释了动力情态can所谓“非情态用法......
期刊
虽然"偏"和"偏偏"在用法上有交叉和重合,但二者仍有彼此对立的语义内涵。"偏"指向句子主语,说明主语的意志与潜在行为与语境中的预......
<正>一、引言"情态"是一个跨语言普遍存在的语义范畴,情态在世界各地的语言中都有表现,并且由于各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A不了”为研究对象,比较详细地分析了“A不了”所涉及到的诸方面问题,对它做出了适当的分类和解释;我们还对“......
本文主要是讨论意愿助动词的命名、判定标准及情态表现,并对其典型成员在句法形式、语义及语用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
情态一词的英文是"modality",它是基于逻辑认知的语义概念,具体是用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来表示说话者针对命题所做主观判断的语义范......
先秦汉语的情态动词"能"多数指向主体的恒定能力,指向VP事件能性的需要出现在有标记的语境中。并且,主体主语多数指人。两汉汉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