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情态相关论文
本文从语言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两个角度对情态副词“或多或少”进行研究。语言本体方面,主要探究“或多或少”两种情态意义、句法......
“情愿”的核心情态语义是表达情态主体在意愿世界中关于命题实现可能性的选择倾向性或选择偏好,表达意愿情态。与认识情态主要表达......
本文从示证语的位置分布入手,探讨汉语口语会话中可能影响示证语使用的语用动因。考察发现,示证语主要分布在句法小句的句首及主要谓......
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情态研究最早发端于逻辑学研究中的模态研究,Von Wrihgt(1951)之后,现代语言学各流派都对情态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河南舞阳方言中的副词“光”是一个多功能语言形式,能够表示限制量化、高频惯常、条件必然的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三种不同用法及其......
基于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中情态序列的使用倾向的研究成果,本文着重探讨情态序列的使用倾向与其在校学习时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黏附于动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得”可以标示动力、道义和认识三种情态义。“得”在四川......
“V不了”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情态格式,它可以表达动力情态[-能力]和认识情态[-可能]。它表达认识情态有一定的句法要求。......
“该+VP”结构是情态动词“该”后附加其他谓词性成分“VP”组合构成的多义情态结构,是汉语中极为常用的情态表达形式。由于其中“......
摘要 “我(们)认为1”结构表达了说话人对句子命题倾向于为真的判断,属于断言认识情态的范畴。从“我(们)认为1”句的断言结构、......
文章认为认识情态词“应该”可以用来表达汉语传信范畴的意义.因为两者在语义句法上有高度相似性.从语义角度看,传信范畴和认识情......
将来时标记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表示认识情态的用法,这种现象在英汉语中都有存在。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分析英汉语中将......
概念整合理论由认知映现理论发展而来,语法整合是通过输入空间的选择性投射形成整合结构,整合结构可能具有输入空间中不具备的结构......
在现代汉语中,"会"是一个典型的多义情态动词,其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们从情态角度可以把"......
从情态的角度考察“大不了”的语义内容,可以对“大不了”的四种用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大不了”在语言使用中可......
情态词“难保”是汉语中新产生的虚词。本文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这个词的词汇化及语法化过程进行探讨,并试图分析其词汇和语法演......
推测动词"认为"是日常交流中一个常用词,用于表达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此前关于"认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同"以为"的异同......
本文以语篇信息理论为视角,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考察英语本族语者的法学学术语篇中认识情态的使用情况,着重分析了认识情态在语......
摘 要:从情态的角度看,“X定”可以表达两种情态语义:一是说话人对事件发展最终达到X结果的肯定判断,表断定型认识情态语义,如“赢定”;......
助动词"应该"跟"该"的语义及用法似是而非。首先,当表达道义情态时,"该"可以以内嵌的形式出现,"应该"则不可以;"应该"可以跟虚化的......
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法系统考察了中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的使用偏好。研究发现,我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
参照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运用高、低分作文语料库研究不同水平的英语专业学生在议论文中can的使用特点。结果表明:与高分作文相比,低......
情态助动词,在英语中主要表现为must,can,could,will,would,shall,may以及might,是一种重要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一直都是哲学,逻辑......
“够”最初在方言中使用,进入共同语后产生“足够、非常”义,进而虚化出动力情态义。“够+VP”中“够”的搭配对象由简单到复杂,“......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自建小型语料库,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拒绝言语行为中认识情态表达手段的使用特征,并......
根据情态意义类型语法化的顺序,从语用推理、句子内部因素和能性补语的构成三个方面证明,现代汉语能性补语可以表达认识情态意义,......
长期以来,情态一直被认为是人类语言与思维最难把握但同时却又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当然对于研究者而言也是一个既复杂又棘手的问题。......
"有"的"拥有、存在"义出现较早,后来产生了情态意义。"有3"表示性质、数量达到某种程度,主要用在五种构式中,有不同的构式义,这些......
情态动词作为表达情态的主要方式之一,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难点。为了更好地理解情态动词,许多学者对以情态动词为核心的情态序......
“常常”“往往”是汉语中常见的频率副词。文章从句法形式、语义特征、历时演变等角度论证了二者的语义差异:“常常”表次数多,具......
情态动词"能、会、应该、可以、可能、要"的不同情态意义在"比"字句中的分布比较复杂,"比"字句中情态动词主要有"比"字前和结论项......
假设连词“即”成词于战国时期,语法化完成的标志是:位于假设复句从句的句首,且在分句主语前。从用法上看,连词“即”所领的假设分......
吴语吴江话中的句末组合单位"也讲个/嘞"表示句子的非预期弱可能性认识情态,即推测略有可能发生某种预期外的情况。其中"讲"的言说......
汉语高频出现的情态构式“非Vp不可”可表达三种情态:动力情态[必欲],道义情态[必要]和认识情态[必然]。要得到认识情态[必然]解释......
情态是说话人对事态表达立场的一种手段。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话语空间、意象图式、认知模型等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值......
情态是学术界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课题。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直持续至今。由于其自身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同人类认知的......
据统计,"can"是情态范畴内使用频率最高的情态词。作为多义词,情态词从最初的实词演变为语法功能词,经历了一系列演变。然而,对"can"是......
拟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出发,把情态定义为说话者在与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现实状况做出的可能性或必然......
为了更好地描写日语认识情态,本文提出了认知心理分析模式,用这一模式描写了日语认识情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整理日语......
通过考察“だろう”“だろうか”与认识副词共现的情况,可以发现二者在疑问和判断之间的分布情况及其接点:二者并不是简单地表示疑问......
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法,通过纵向对比系统考察了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语义表达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高年级学生在各类情......
让步关系复句在对话语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常常省略前面的一个明显的让步关系连词,目的是顾及听话人的面子,遵守礼貌原则;而要表达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