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窟寺相关论文
北石窟寺作为中国甘肃陇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无论是在佛教艺术还是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尤为......
石窟寺文物本体(石质文物)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石窟寺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共同影响,会发生不同类型的风化病害。在盐分积累区域......
在我省陇东董志塬西侧,蒲、茹河交汇处东岸的复钟山脚下,有一处规模较大、创建年代较早和延续时间较长的石窟群——北石窟寺.自古......
北石窟寺自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开凿以来,经历了15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现存的308个窟龛几乎均有不同......
甘肃陇东地区是石窟寺较集中的地方,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处石窟,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石窟是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于北魏时期......
段文杰先生于1974年带领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考察团对北石窟寺进行了科学考察,考察团对北石窟寺重点洞窟做了断代和相关......
为了研究降雨对北石窟寺渗水病害的影响,通过2002~2008年每日三次的人工监测,对北石窟寺165窟、222窟、240窟的相对湿度变化及大气......
甘肃北石窟寺位于今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处蒲、茹两河的交汇处。现存窟龛308个,其中第165窟门外北侧有摩崖石碑一方,名为《宗派图......
北石窟寺165窟因独特的造型艺术而成为我国石窟石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广袤、浑苍的陇东黄土高原上闪烁着璀璨的艺术光华。它作为......
[摘要]北石窟寺现存的隋唐窟龛261个,占窟龛总数的80%以上。其造像形式多样,造型精美,雕刻技巧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佛与菩萨、弟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第一......
蒲河、茹河交汇处的北石窟三角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积淀丰厚,早在更新世时就有各类脊椎动物在这里生存;后来成了古人类在黄土高原生息繁......
陇东的董志塬,沉积着天下最厚重的黄土层。在董志塬的西侧。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的黄土高坡下.蒲河和茹河交汇处的东岸二级阶地上,坐落......
北石窟寺现存阴刻和墨书题记150余方,石碑8通,其内容涉及开窟造像、扩建修缮、宗教活动等方面,为研究古代陇东地区的佛教发展提供了,翔......
[摘要]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一处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文化遗存,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年雨水的冲刷浸......
甘肃镇原玉山寺石窟开创于宋金时期,此后历代多有重妆彩绘,现存洞窟5个,共有石雕和石胎彩塑82尊,壁画15平方米。作为陇东石窟群的重要......
本文通过对庆阳北石窟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受窟前二级阶地阻挡和岩层斜层理向山倾影响,排泄不畅的地下基岩......
内容摘要: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有幸收藏了霍熙亮先生1961年执笔的《庆阳北石窟寺简介》、《庆阳寺沟石窟勘察记录》、《庆阳......
北石窟寺,被称作"陇东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甘肃第四、庆阳第一大石窟寺。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始建至今,先后经历了十多个朝代、1500......
段文杰先生于1974年带领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考察团对北石窟寺进行了科学考察,考察团对北石窟寺重点洞窟做了断代和相关研......
北石窟寺摩崖碑刻传拓记●周佩珠北石窟寺外景有着千年历史的庆阳北石窟寺,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陇东黄土高原上。与声名显赫的莫高窟、......
庆阳北石窟寺现存窟龛296个,其中唐代亩龛约占全部窟龛总数的2/3。本文特唐代窟龛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阶段,系统地述评了它们......
庆阳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它在丝绸之路发展史和佛教东渐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有必......
宋金时期北石窟寺的信仰功能较唐朝已有所削弱,主要成为士大夫游览、会友和附近黎民百姓集会以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所.本文依据......
庆阳北石窟寺第240窟基本被断代为北周,但观察其中南北两壁造像却发现差异较大,将两壁造像与隋同时期造像进行对比,得出北壁造像是......
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地处甘肃庆阳市,自北魏永平年间创建,由于当地石质易于雕刻,全部造像为石雕。阿修罗天和天王像是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是北朝时期陇东地区最大的佛教石窟,造像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供养人像是现实中的善男信女为表功德将自己的形象雕刻在自己......
北石窟寺北朝、隋代造像数量众多,风格独特,窟龛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北石窟寺现存窟龛86个,是陇东地区佛教发展的缩影,其中北魏165......
北石窟的历代佛教造像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种类繁多,既有地域文化的风格,又有异域文化的色彩; 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间化倾向,又......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窟顶西披"舍身饲虎"浮雕的释读存在争议,虽大部分学者认同"萨埵太子本生说",但也有学者提出......
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旅游业的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引人注目的世界性"朝阳产业",而作为丝绸之路东段路线上的明珠,北石窟寺的开发就......
北石窟寺地处甘肃陇东地区,是庆阳市重要的佛教历史文化遗存,其地理位置正是该地佛教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宗教活动中的许多形式和......
学术界对位于陇东的南、北石窟寺最初名称的认识虽趋于一致,但对其命名的佛学根据却缺乏必要的考察和分析。根据相关的佛教经典,结......
北石窟寺是陇东庆阳地区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存,不仅具有较高的佛教艺术价值,而且长期处于陇东地区佛教文化活动的中心地位,其宗教活......
泾河流域在古代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出长安向西域的咽喉地段,作为丝绸之路经行的必然结果,在泾川、西峰、镇原等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
近五十年来,北石窟寺在考古调查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纵观研究历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发端期,......
第165窟主像结构,有七佛,也有弥勒信仰的上生与下生;体现了天上尽管美好,依然要回到人间;无论过去、未来多么遥远,终究要回到现实......
【正】 在今甘肃陇东地区,分布着不少重要石窟寺遗迹,其中有不少北朝时期的作品.如庆阳北石窟;泾川南石窟、王母宫、罗汉洞、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