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相关论文
本文总结回顾百年以来中国佛教学术研究的进展与成就,涵盖汉传佛教研究、藏传佛教研究、南传佛教研究三个方面。采用历史分期与专题......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汉代以后,魏晋南北朝战乱屡发、长期动荡的环境,为其在中国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期间......
佛教艺术风格的发展并非仅仅是不同审美意识或地域文化交流的结果。作为崇拜的对象,佛像的造型必然还包含、反映着民众对于佛的概念......
莲花纹是最早进入我国装饰艺术领域的植物纹样之一,它优美的造型和典雅的气质深受世人的喜爱,其广泛运用于陶瓷装饰中。魏晋南北朝时......
金翅鸟,又名妙翅鸟、迦楼罗等,为天龙八部之一,印度神话中的动物神,后被佛教吸收融合并借此宣扬佛教精神。其艺术形象最早现于印度......
女性在藏传佛教密宗文化中具有很高地位,这与中土佛教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佛教密宗宏大的女性仰望空间,透射出......
在作者关注和研究新疆龟兹石窟的40余年中,曾承多位前贤学者的关怀与激励,尤其是冯其庸、谭树桐、段文杰、黄心川、金维诺等先生,......
摘 要:我国的佛教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佛教雕塑和佛画的发展轨迹却不尽相同。相对丰富多样的佛画而言,唐以后佛教雕塑的民......
在中国,飞天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佛教艺术形象之一了。那些面容丰润、身材曼妙、缠挂璎珞的青春女子,脚踩青云,衣带飞扬,翱翔于空中。......
敦煌文化精神的复苏,始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西方考古学者的地理探险队,在中国内陆河流域活动的结果。自1900年5月26日,敦煌秘......
故龟兹(今新疆库车县)是西域36个诸邦国中的一个大国,历史悠久。据史记载:“龟兹有户6 970,口81 317,兵21 076,并设有各部长千长......
佛教艺术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土后,有两个过程始终伴随着其发展,其一是民族化的进程,其二就是域外不同佛教艺术流派的相继影响。实际......
说起巴基斯坦,我首先想到的是遮蔽在一身黑袍之下的巴基斯坦女人。作为在伊斯兰教基础上建立的穆斯林国家,96%的巴基斯坦国民信仰伊......
对于古代印度佛教艺术的视觉叙事的研究,目前研究极少。本文以保持至今最早的佛教艺术巴尔胡特佛塔和桑奇大塔雕刻为核心进行考察......
地处克什米尔东南部的拉达克(■ Ladakh)是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战略节点,东临西藏阿里,西接巴基斯坦,南为印度喜马偕尔邦,北临中国......
敦煌莫高窟壁画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其题材内容的丰富,能带给观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壁画中的人物装饰造型语言,已成为众多艺术家......
被称为“云南福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阿嵯耶观音,是唐宋时期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地区最典型的佛教造像之一,为大理本土上崇拜的阿吒力......
横跨现陕、甘两省的泾河流域,6世纪时,显然是一处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虽然它不象云冈、天龙山和龙门石窟那样著名,但是曾有众多的......
“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圣......
近年,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进入了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全方位研究的阶段。在用新观念、新视野、新资料观察古......
一、引言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存的三件菩萨造像年代久远,在流传、保存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头颈断开、颈部部分缺......
河南的佛教石窟开凿起始于北魏晚期,由于信仰基础、政权辐射和地质条件的原因,曾出现过三次造窟高潮,历经东魏、北齐、隋唐等开窟......
源于犍陀罗造像艺术的水波纹发髻佛像是外来佛教艺术中国化进程中发展、演变的成果之一,它形成于北魏文成帝复法之初的长安,与北方......
佛像创始于古印度贵霜王朝,这是佛教艺术史上的大事件。从贵霜秣菟罗和犍陀罗的考古遗品来看,迟至迦腻色迦王即位前后,佛像就已经......
2016年4月20日,由杭州博物馆联手宁夏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西夏文物精品展”在杭州落下帷幕。近3个月的展出,集中展示......
中国石狮艺术的先河──矫健质朴的东汉石狮徐华铛中华大地上,有着难以数计的石雕狮子,它们有的雄踞于宫门两旁,有的屈蹲于王公墓前,卷......
克孜尔石窟的洞窟可分为中心柱窟、大像窟、方形窟、僧房窟和其他五种类型,石窟寺院组合可分为八种类型,可划分出几个不同的功能区......
佛教密宗对辽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广泛深刻的,特别是对辽兴中府(今朝阳市)辽塔佛教艺术的影响更为至深。朝阳北塔为辽代密宗......
身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有着历史悠久的灿烂文明。其中最耀眼夺目的是它的宗教文化,不仅种类丰富多彩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
玻璃器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对象与装饰载体。魏晋南北朝至隋代佛教大兴,外来玻璃器皿伴随佛教文化和其他异域文化进入中国,开启......
早在两千年前,佛教艺术就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精美的佛造像艺术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些佛造像的台座大多为双狮座,双狮的造型与......
本文通过梳理汉藏文文献中的相关仪轨,对甘肃瓜州榆林窟第3窟北壁金刚界曼荼罗上方的不空羂索五尊像组合进行辨识、研究,并结合尼......
“功德佛事需用壮观。”佛教艺术极少以简洁和克制为重要理念,相反,佛教塑像和供养物往往通过极端壮观的景象来唤起人们的敬畏和虔诚......
西夏王朝曾大规模修建寺庙,境内塔寺林立,到明代仅贺兰山中还有西夏颓寺百余所。在极其佞佛的西夏王朝,佛教艺术成为当时的艺术主......
莲花是有名的观赏花卉,也是与佛教结下因缘,成为其象征的名花。佛经载:佛陀本为天上的菩萨,准备下凡到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国王......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非常关注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文化,其中也包括佛教文化佛教自古印度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
“飞天”是中国佛教艺术中最富韵味的人物装饰形象,称为“香音之神”或“乐神”。他们能奏乐、善飞舞。《洛阳伽蓝记》校释中说:......
“飞天”是辉煌的佛教艺术的一部分,在印度传入中国之前已经形成体系,传入中国后又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到唐代时达到高峰。本文对......
拿到扬之水的新著《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我首先有个很不厚道的疑问:在这个时代,写这样一本书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人会看?因为......
我国四川地区遗存的佛教造像数量丰富,涵盖的时代跨度大,是研究佛教艺术的重点区域之一。2001年日本奈良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肥田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