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西厢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南、北西厢记在目录书籍中的记载情况,来看《南西厢》与《北西厢》的流传情况,在流传过程中分别出现过什么问题,以及对这些问......
清初戏曲家陈于鼎,字尔新,号实庵,又号南山逸史,宜兴高塍镇亳村陈氏家族中重要人物。曾对《北西厢》古本做过批点,所作杂剧《中郎......
古代有一副以四季入联的妙联:“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此联用复姓“夏侯”、书名......
<正>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字章侯,号老莲、悔迟,又号小净名等,浙江诸暨人。在陈洪绶四岁的时候,便和来斯行的女儿定了亲,来......
从北西厢到南西厢,主要人物形象多是在继承中发展,而次要人物形象则是在补充中完善,主体风格由典雅趋向通俗,在“自娱”的基础上“娱人......
<正>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画家,陈洪绶一生都热衷于插图创作,而且作品丰富,这在美术史上是比较少见的。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国雕......
期刊
【正】 《田水月山房北西厢》、《重订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是现存比较好的徐文长批评本。对于这两种版本的状况,明、清人都曾论及......
期刊
<正>前言明代后期的南京是个充满音乐与戏剧的都会。在秦淮河畔南曲一带,"妓家各分门户,争妍献媚","入夜而擫笛(扌刍)筝,梨园搬演,......
<正>陈洪绶为木刻画创稿,留下了《九歌图》、张深之正本《西厢记》图、《娇红记》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作品。陈氏作......
<正> 戏曲与戏剧冲突的关系如何?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说戏曲中戏剧冲突或有或无,可有可无,戏曲与戏剧冲突并无必然的联系。......
戏曲选本是指戏曲选家根据一定的意图、依据一定的编选原则和编选体例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戏曲作品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剧、单出或......
调腔是现今全国唯一可以上演杂剧"北西厢"的剧种。作为民间戏曲艺术的一支,下层群众"通俗易懂、喜爱热闹"的审美准则,以及传统文化"以简......
明初,南北曲音乐大体顺承于前代。但至明中期,曲坛已呈纷纷坛坛之势。明中、后期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方面的变迁;其一,作为前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