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产网络相关论文
201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便引起各方关注,这与此轮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大规模和高质量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关.中国制造......
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东亚作为一个经济整体的发展成就和特定模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其巨大的区域内贸易......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全球价值链在世界范围呈片段化分布。江浙一带许多中小型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逐渐形成区域生产网络......
随着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具有典型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链特征的纺织服装业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洲形成了各自的生产网络,产业链布......
区域多样性和高额贸易壁垒成本,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正式渠道。区域生产网络的出现,使得东亚形成了多层次的劳动分工,以日本......
自19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极具特色的区域生产网络。它脱胎于东亚原有的“雁行模式”,在一系列制度、技术、组织等因......
探寻“南南竞争”属性下的中国~东盟区域生产网络价值创造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南南竞争”下的中国一东盟区......
<正>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和跟随者,嵌入以欧美日为主导的价值链并盘踞在中下游环节。"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提高全......
“雁行模式”已经不能描述东亚生产分工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区域生产网络.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概念切入,进而从贸易角度对东亚区域......
东亚是国际区域产业转移的典型代表,东亚的崛起和发展离不开以区域内产业梯次传递为本质的“雁行发展模式”。1990年代以来,东亚各......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支撑东亚繁荣的增长模式和区域生产网络的缺陷暴露无疑。在后危机时代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亚贸易与分工结构调......
自由贸易协议(FTAs)在东亚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各经济体的影响亦日益深远。FTAs的快速扩张,体现的是东亚经济体战略及目标的多样性,......
欧洲半个多世纪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体化合作提供了理论和组织模式借鉴,但欧盟(原15国)是一个"同质"成员结构的......
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中韩FTA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对促进双边零部件贸易以深化两国分工与合......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
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有利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融合。本文基于TII模型分析了OFDI影响双边贸易互补关系的机理,发现存在比......
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日益深化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梳理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表现和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东亚各经济体逐渐就深化区域内经贸合作,推进本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达成共识,并开始加......
本文通过选取1998—2008年11年间中国与50大贸易伙伴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发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FDI—贸易......
东亚生产分工体系贯穿于东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方面其对东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处于不......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的首先崛起,随后亚洲四小龙、东盟以及中国大陆的经济日益壮大,东亚依靠经济区域内产业转移拉动的经济强劲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异常迅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更为密切,其区域内贸易的增长速度是目前世界区域内贸易......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对产业集群式转移与区域生产网络协同演化及政府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群转移企业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