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集聚相关论文
随着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与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正经历着不同以往的重塑性改变。本文从互......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压舱石,在总量提升的同时还要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是......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是两业协调联动、融合发展在空间上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检验两业联动与融合发展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传统新......
产业协同集聚对促进产业融合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测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集聚状况,结果发现,从整体看......
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2012—2020年数据为样本,探究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作为目前绝大多数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产业集聚已经突破产业内集聚,呈现出产业的相互吸引集聚现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持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推......
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区域经济抵抗与恢复能力、适应与调整能力和创新......
2019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问题,强调在发展中营造平衡。......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依托高质量的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主体是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则依赖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至今,西部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多项指标不断改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实现系统化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追求增长,已成为中......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了迫切任务。无论是政府经济会议,还是密集出台的都市圈规划文件,都强调以......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但呈现出一定的专业化趋势;因制造业发展缓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下降;省内不同地区......
我国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致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到较大破坏,逆全球化趋势下国......
在全球经济不断地由“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过渡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开始不断地加深与制造业价值链的融合,使得二者之间......
通过构建协同集聚指数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空间层面的协同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以2008—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样......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大湾区产业发展的先进做法提出了改善对策,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的优化发展提......
利用2007—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关测度,进而使用系统GMM......
大力推进产业协同集聚,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合理、有效的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将是加快创新......
通过一定地理范围内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类企业的空间协同布局,能够为打破地方发展路径困境,实现生态重负减压的碎片路径整合提供......
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消费升级和外需增长带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其总产值排名世界前列。但是,制造业仍旧存在着“大而不强、全而......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追求增长,已成为中......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量持续增长,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仍然较低,出口竞争优......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了迫切任务。无论是政府经济会议,还是密集出台的都市圈规划文件,都强调以......
当前,我国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视为重点工作任务,并强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而且,我国要求金......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
为探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及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本文以2010-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为研究样本,借助G......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31个省份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关联特征,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依旧呈现疲软状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破除制造业的发展困境,成为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海洋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的地位日趋重要。伴随着人口、经济向沿海地区的聚集,人类与......
我国高度重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物流业与制造业的集聚发展既是推动两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供给侧结构......
作者简介:姚战琪(1971-),男,陕西眉县人,研究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服务业开放与国际投资研究。E-mail:zhanqiyao@126.com 摘要......
知识密集型产业间的协同集聚发展能够产生明显的创新效应,这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文章从产业协同......
集聚化、融合化发展是制造业突破重围、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次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
协同集聚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效率有着明显的促进效应,但影响作用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该文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和面板数据To......
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如何解决产业集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制造业与生......
以2003~2016年全国30个省为样本,从实证角度分析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
从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角度出发,利用200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邻接矩阵作为空间权......
摘 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是近年来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各组织间知识协同的显著特征是相关集群中所有组织间协同知识而形成的互补关系。本研究探讨了景德镇......
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地级市为例,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
基于2004-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及面板门槛模型,从整体趋势、时间效应及非线性结构3个方面分析不同产......
采用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协同......
本文运用区位熵相对差异指数和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分别测算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产业协同集聚度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协同集聚理论,通过城市级别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在空闻上的相互作用。本文重点检验了国有企业......
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通过促进区域创新对人均GDP和经济信息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过度集聚会削弱创新要素流入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因而以2003—2016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数据建立面板......
随着2011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提出,成渝经济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愈发明确。推进产业集聚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