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普里兹湾相关论文
根据 2 0 0 2 ,2 0 0 0和 1999年中国南极考察和 1992年澳大利亚南极考察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 73°E断面水团与地转流的结构及其......
[导读】2月26日,中国科考队员在南极普里兹湾布放海洋观测潜标。2月26日,中国科考队员在南极普里兹湾布放海洋观测潜标。该潜标系统......
在南极普里兹湾外开阔海域布放时间系列沉积物捕获器,研究沉降颗粒物中生源组分(生物硅、有机质、碳酸钙)通量、组成、来源及元素的摩......
Hydrographic observations collected by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CTD) and instrumented elephant seals on the Prydz ......
依托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开展了南大洋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悬浮颗粒有机物碳同位素组成(δ13CPOC)的研究,结合温度、盐度、......
1引言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地区。研究表明。南极地区近40a的温度上升了约0.6℃,但南......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期间,利用Mn-纤维富集大体积表层海水中的Ra同位素,并通过222Rn直接射气法测量2......
利用浮游植物标志物(菜籽甾醇、甲藻甾醇和长链烯酮)作为重建单类浮游植物(硅藻、甲藻和颗石藻)的指标,对普里兹湾浮游植物群落结......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第16航次期间(1999年11月~2000年4月),在南极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的不同站位与水深采集海水样品用于溶解有机碳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