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槽相关论文
针对长江口北港、南槽生态航道的建设问题,通过分析区域环境特点和航道发展需求,梳理已建的长江口深水航道生态化建设情况,提出长......
径流是影响河口水沙输运的关键动力之一。以长江口为例,历史最大洪水为1954年的92 600m~3/s,但以往洪枯季水沙观测期间的大通流量......
根据2015年1月7日至14日在长江口南槽中段主槽内获得的流速和悬沙观测资料,运用机制分解法分析了从大潮到小潮连续变化过程中南槽......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长江口南槽水域水沙特性,对潮汐、潮流、含沙量及近20年来河床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槽近期河势演变主要......
2015年2月1-7日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南槽河段进行走航测量,结合人类活动强干扰下的海图水深数据及河槽表层沉积物资料,探讨......
利用1998年以来的多次水下地形资料及现场水文观测资料,结合周边涉水工程情况,分析了长江口南槽近期的河床演变特点。结果表明:①南槽......
本文通过对上海港南槽和北槽航行水域大概介绍,结合南北槽水域困难航段和危险航段的航行注意事项,以及对南北槽水域实际通航状况的......
为了探讨口内河槽和口外海滨水下岸坡对流域来沙减少响应敏感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口南槽及其口外海滨段1990年、......
粘性细颗粒泥沙在盐淡水混合区域遏电解质海水发生絮凝,从而改变了泥沙原有的沉降特性。选用长江口南槽悬沙,在双向环形水槽中进行盐......
利用1998—2006年的水深测图和南北槽分流、分沙比测量资料,研究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后南、北槽分流比的变化过程、原因及......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以来南槽的多次地形资料和分流比资料,详细分析了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南槽河床的冲淤变化.结果表......
1引言南槽东海上自动气象站是上海中心气象台在上海市沿海海面上建立的第一个自动站,站点位于30°59′50″N,122°06′02......
根据2003年9月采集的长江口48个沉积物样品和在该区进行的海岸带调查所测取的沉积物资料分析表明,南槽沉积物渐趋细化.进一步利用M......
长江口南槽航道设计水深5.5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挖槽长度约15km,宽度250m,基建疏浚工程量约146万m3,采用中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对......
根据长江口船舶及运量发展预测,为满足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应尽快实施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工程。分析了近年来长江口南槽及......
河口处于陆地河流与海洋交接的地带,是河海相互耦合作用的关键区。作为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区......
本文利用长江口南槽历史研究成果和近期的水、沙及地形监测资料,系统对比分析和总结长江口南槽水沙特性和河势变化规律,预测长江口......
采用ERA-Interim气象分析资料、云顶亮温TBB资料、Cloudsat云雷达资料、降雨量资料等,对2009年6月10日至12日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次冷......
以大量工程现场资料为基础,初步分析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维护特征,以及今后-段时期深水航道维护形势.分析表明,通过维护性疏浚,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