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谱相关论文
《丁丑劫余印存》由丁仁、高时敷、葛昌楹和俞人萃四人于丁丑吴淞战役后将所藏之印章汇辑而成。王福庵审定印作,王秀仁钤拓,高野侯......
家住城南烏夜村壬辰翰林 2019年的一月我在北京待了些日子,有天下午,特地去探望了张珑老师。张珑老师是著名出版家张元济的孙女,她......
我1996年写的《集印琐谈》(附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用后, 有幸被多家报刊转载。2004年就“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成为“北京奥运会......
【摘要】《中国玺印篆刻全集》所收蒋仁“火莲道人”印边款与《吉罗居士印谱》中“妙香盒”一印相同。此印与“妙香盒”印当为同一......
书法、绘画、印章,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在中国艺术史上并驾齐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初造字的时候,就是......
前不久,我在《历代名印谱》中国到清末民初著名篆刻家赵时肆的一方印章,——颇具匠心的汉白文印“特健药”。这方印章属阴刻,疏密有致......
印章既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又是历史的见证,在历代权力政治文化中,印章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隐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政治文化......
认识、结交天衡君有三四十年了,那些我们曾共同经历过的流光溢彩的岁月,就像一把锋利的刻刀雕刻一块璞玉那样,雕塑着天衡的人生。是的......
印谱发展历经元至明中期的艺术酝酿,在晚明篆刻艺术勃兴与印谱大量出版的相互作用下,迅速走向成熟.本文以统计数据体现了晚明印谱......
近日郑文劲先生送来数页印谱,是他为文艺界朋友刻制的名章或闲章。内中,好几位是我熟悉的书画家名字。亲切之余,但见朱文明快匀净,......
印谱是古籍善本中的一枝奇葩。作为汇集古代玺印和篆刻家创作的图谱,其自身的艺术特色跨越书、画、印三个领域,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
齐白石的三百方石印,为其家属在1956年捐献,其中除去少量是为家人、学生和他人所刻印章外,大部为其自用印。这些印章充分反映了,齐......
黄牧甫原钤印谱传世者有数十种,其中内页书口印"颙园藏石"字样者比较少见,笔者经眼者有三种,其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两种,南京图书......
《何光岳印谱》面世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不仅著作等身(他在数十年间,已出版专著40多部,发表论文572篇,共2720万字),而且,他又是有名的......
清代著名鉴藏家汪启淑所编印谱《安拙窝印寄》海内外仅存3部,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本研究以暨南大学图书馆藏......
何通,字不违、一字不韦,明朝万历首辅王锡爵府上一位颇善篆刻的世仆。其曾自刻史传人物私印,附写人物小传,辑成《印史》一书,并有......
藏书印蕴藏于浩如烟海的传世藏书当中,是未经发掘的宝贵学术资源,具有版本目录、历史文献、语言文字、篆刻图画等学科价值。广东藏......
21世纪初,我调入张宗祥纪念馆,翻阅馆内书刊时,在《张宗祥纪念册》中,有钱君匋写的回忆文章《我和张阆声先生》,文中提道:"……我......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作为海内篆刻原拓印谱收藏的重镇,西泠印社孤山库房度藏印谱,一直为广大印人同好所称道。这些印谱,无一不体现着百年来西泠印社“......
杨守敬《元押》印谱的问世,对元押印的艺术价值被学术界和世人广泛关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编纂印谱的动机和原因主要是:杨守敬......
<正>"明人习气"印产生的背景、原因晚明文人追求独特个性,他们更为欣赏有特点的狂狷癖病的文人才子人格。"张大复有《病》一文说:......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明代篆刻风格中古玺式篆刻创作印风。在明代“印宗汉晋”的大环境大氛围之中,能够出现这种与时风相左的篆刻风格......
在中国传统文献的视觉形态研究中,印谱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案例。文章通过对印谱的追源溯流,结合其形态流变和价值转化的过程,对印谱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