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质相关论文
(接上期)6.植原体。菌原体又称菌质体、支原体、植原体、菌形体、霉形体、菌原质等。早在1898年,人们就从欧洲流行的一种牛的传染......
《亚泉杂志》是我国人自办的第一部自然科学期刊。它创刊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阴历十月,基本上为半月刊,在初八日及廿三日出版,......
齐泽克对崇高美学所进行的拉康化阐释,隐含政治哲学与意识形态批判之维。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原质"与其"代理者"不......
齐泽克作为文艺批评家在大陆学界引介相对不足,这不单是一个对其文本的文化选择问题,也涉及了对齐泽克文本中关键词的翻译和释义。......
齐泽克认为,意义是回溯性地得到的;意义来自于创伤的符号化;创伤性的内核体现为对象a,对象a是对原质的本体论隐喻。这个逻辑过程表......
在齐泽克的文学观中,原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在他看来,如何应对原质,是区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本......
闻一多的新诗格律化理论一直被研究界重视,但他在论述郭沫若《女神》的时代精神中提出的新诗“原质”概念和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
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美学家康德具有独特的地位。他不仅总结了朗吉努斯和伯克的崇高美的思想,而且深入思考了崇高与理性理念的根本......
现实主义的基本品格在于文学反映现实的真实性,真实来自于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符合。作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齐......
牺牲作为一个崇高无私的概念延续至今,但齐泽克却借拉康理论阐释了它和大他者、客体小a、原质之间利益暧昧的勾搭关系和突破可能。......
"原质(the Thing)"是齐泽克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从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梳理和阐释。首先,原质与对象a不同:原质是那个不可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