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用相关论文
介绍许润三教授古方新用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冲任胞脉,并提出异病同治的诊疗思路。治疗以温......
血枯病源自《黄帝内经》,临床以胸胁胀满,饮食不佳,唾血,前后二阴出血为主要表现,甚者女子出现闭经,方用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治之。后世医家......
南宋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控涎丹 ,乃十枣汤衍化而出 ,为大戟、甘遂、白芥子三味组成。历代医家运用控涎丹治疗内、外、......
大黄甘草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由大黄、甘草两味药物组成.黄莺教授根据皮损情况进行局部辨证并对大黄甘草汤化裁加味,......
称用当归补血汤治人虚汗,屡试屡验.笔者用于治好牛虚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现介绍如下:......
目的小儿迁延性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长期腹泻迁延不愈,使消化系统,吸收代谢功能紊乱,易患多种......
介绍以辨证为核心,把握疾病的本质,发挥古方的优势,扩大其应用范围,在临床上运用五味消毒饮、补阳还五汤、十味温胆汤的跟师学习体......
<正> 一、黄连阿胶汤治舌疮(口腔溃疡) 王××,男,62岁,教师。1986年8月30日初诊。患者7天前患舌疮,在他处诊治,经用四圜素、核黄......
<正> 吴氏又可在《内经》“主气不足,客气胜也。”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正虚邪实,主客搏结而产生发病机理的思想指导下,于《......
<正> 近读“亦谈古方新用”一文(新中医1989年第五期)获益良多。作者力倡使用古方当不晦方旨,宜精纯不杂,反对漫无准则,亦有一定道......
<正>中医学发展了两千多年,留下了很多经典著作,前贤名医都很重视对经典的体悟。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院士及国医大师邓铁......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功能和解少阳,治疗伤寒少阳病.笔者应用该方加减治疗其他......
许润三教授,任主任医师,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70余年。他医术精湛,尤其对于妇科输卵管性不孕症、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总结了解放三十年来在方剂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扼要介绍了有关方剂的文献整理情况;总结了实验研究方面对方剂配伍的协同作用和相......
<正> 五“泻心汤”方源出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列于“太阳病篇”,为误下后见“心下痞”而设(见原文第149、154、155、157、158......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的功效,主治妇人宿有症病,妊娠未及三月......
过敏性鼻炎是小儿常见病,也是影响儿童日常生活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西药治疗靶点卓一,只能改善症状,远期疗效不确定,中医整体治疗可......
在辨证结合辨病及异病同治原则的指导下,运用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借古方之妙,触类旁通,以主证病机为主旨结合西医辨病及中药现代药......
<正>本栏目主要报道中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古方新用或今用。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中医......
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做系统总结。六味地黄丸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与血药成分二次......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痉挛郭某某,男,70岁,退休干部,1995年1月19日初诊。双下肢筋脉抽掣痉挛反复2年。受寒即发,尤以小腿、足弓处抽掣急痛为甚。近因......
<正> 江育仁老师早年师承上海近代儿科名医徐小圃,对儿科温阳法的应用颇多经验。江老治疗儿科疑难病证,凡见长期不规则发热,自汗不......
<正> 李寿山是大连市著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李老法宗仲景,理法严谨,擅用经方治疗急难重病,疗效卓著,誉满杏林。吾随师临床侍诊,......
<正> 梦是人皆有之的生理现象,但多梦恶梦则是一种病理反映。有关其病因病理的认识最早可上溯到《内经》。《素问·方盛衰记》载:......
<正> 例一:张××,男,35岁,工人,1987年11月3日初诊。患者因腹泻呕吐住院治疗,静滴庆大霉素2天后输液部位血管变硬疼痛,活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