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季稻相关论文
采用密度、肥料二因素不同处理水平裂区设计试验,对后季稻旱育抛栽种植方式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茎蘖动态、叶面积变化......
玉米、水稻是沿江高沙土地区经济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早春玉米接茬后季稻种植模式自上世纪70年代就在本地广泛应用,因气候环境因素......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不同茬口轮作大棚蔬菜高效栽培试验,其中以大棚草莓/西瓜、后季稻栽培模式效益最好,既能减轻连作障碍,又能提高农产品......
根据农业系统工程原理,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多熟制后季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种植方式的生产潜力和技术......
对南粳38后季稻在不同密度、肥料条件下形成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和粒数对产量有显著的增产......
"玉米-稻"或"玉米+马铃薯(早毛豆)-稻"是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典型布局之一,提高后季稻的产量和效益是实现全年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
2006年金山区共种植单、后季稻30.6万亩.水稻褐飞虱继2005年大发生后,2006年是一个特大发生年,尤其是四代褐飞虱迁入量为历史罕见.......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发病重于单季晚稻和......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不同茬口轮作大棚蔬菜高效栽培试验,其中以大棚草莓/西瓜一后季稻栽培模式效益最好,既能减轻连作障碍,又能提高农产品......
<正> 粮食一年三熟制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光、热等自然资源,是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随着一年三熟制面积的扩大,旧的农业生......
详细介绍了青菜-马铃薯/玉米-后季稻四熟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及该模式下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通过密度、肥料二因素不同处理组合随机区组比较试验,对后季稻旱育抛植栽培方式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生育进程、茎蘖动......
青浦县地处上海市西隅,地势低平,湖群密布,素称渔米之乡。全县耕地的95%为水旱交替耕作的水稻土。近十年来,由于治水改土等农业措......
<正> 苏州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5~16℃,无霜期220~230天,雨量常年为1000~1100毫米。境内有太湖、阳澄湖等大型天然蓄水库,还可靠......
<正> 为探索起身肥最佳施用时间和用量,我们于1981~1983连续三年进行了水稻秧苗起身肥施用技术的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实验室糖、氮......
<正>一、发生情况1975年我县后季稻普遍发生穗枯.其特点是:(1)发生时间晚,一般在齐穗20天以后,比德颈稻瘟病发生的时间迟;(2)病穗......
分析粵北地区1952-2014年气象变化特征和2004-2013年后季稻生产资料.结果表明:近63年粵北地区寒露风总日数为826d,平均每年13.8d,每......
褐稻虱是水稻穗期的暴发性害虫。我省近九年来,由于栽培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增加,气候条件的异常,大发生的频率很高,1968、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