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质量相关论文
为探究活性腐殖酸缓释肥(slow-released fertilizer,SRF)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的增产效果,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2个供试品种徐麦202......
为了探究不同时期育成的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和超优千号)产量形成差异,设置了4个施肥水平,开展大田......
在稻麦两熟条件下,将2016—2017和2017—2018年江苏扬州参试的24个和江苏睢宁参试的23个小麦品种按氮肥表观利用率(NUR)划分为高效......
为探明四川丘陵旱地秋闲期土壤耕作与秸秆覆盖的蓄水保墒效应及对冬小麦产量、水肥利用的影响,试验于2015-2017年在四川仁寿县(丘陵......
随着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秸秆还田成为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田生态污染的重要举措,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自十三五以来,我国......
为探明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直播杂交籼稻产量形成、分蘖成穗、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以宜香优......
本试验在2013—2015年试验基础上,于2015—2016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邱家岭旱作试验基地进行,以晋麦92为试验材料,设置是否施化肥条件......
机插秧可以减少劳动成本、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是我国当前水稻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改善成都平原稻作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
为探究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于20142015年在庐江县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郭河镇北圩村)展开。以甬优5......
试验以单季晚粳 80 0 6为材料 ,研究栽插行距及配置方式对产量结构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扩大行距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
本文以三系杂交稻金优527为材料,分别在中低海拔地区雅安(600m),高海拔地区西昌(1590m),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及......
试验于2011-2013年连续两年在川中丘陵区的简阳芦葭镇英明村进行,采用2B-4型播种机条播小麦。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免耕、旋......
本试验于2008-2010年在河北省藁城市宜安村高产田进行。采用夏玉米高产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丰玉4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
以转基因抗虫棉——农大棉8号为研究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常规整枝方式下设置6个栽培密度水平(1.5万株/hm2、3.3万株/hm2、5.1万株/h......
试验于2008-2009年在江苏省东海县平明镇试验基地进行,以我省苏北苏中主推的水稻4个中粳品种为试材,设置直播、机插与手栽及空白12......
[目的]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但机插株距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与群体质量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楚.明确优质食味水稻品......
试验于2013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试验基地进行,以籼粳杂交中稻甬优1540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机插、抛秧与手栽3种栽插方式,1.2、1......
本文研究不同碳氮管理对皖北地区小麦群体质量、生理指标、产量、品质性状,小麦氮肥利用效率和麦田氮平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本试验在常用的高产施氮水平(180 kg/hm2和150 kg/hm2)和高产基蘖穗肥配比(3:3:4)条件下,以2个中迟熟杂交籼稻(德香4103、宜香3724)......
为了解决早稻优质与高产之间的矛盾,该研究历经三年时间,对优质早籼稻高产的需肥规律进行了研究.2000年在芦溪县进行了N、K营养对......
本研究为黑龙江省区域重大专项计划项目“黑龙江垦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及其产业化”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试验于2005年在黑龙江......
2004~2006年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济麦20、济麦19、烟农19和泰山23四个黄淮海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对垄作......
试验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在安徽省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农场进行,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设置播种密度和施氮量两因素四水平1......
试验于2001-2003年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重点实验室试验场进行,以中筋小麦扬麦11号、扬麦12号,弱筋小麦扬麦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选用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半冬性小麦强筋品种济麦20、中筋品种豫麦49和弱筋品种郑麦004,弱春性小麦强筋品......
以超级杂交稻黔南优2058为材料,2007~2008年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免耕移栽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
试验于2007~2008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水稻原种场进行,以中粳糯稻“皖稻68”为试验材料,随机区组试验,开展了不同叶龄期追施N、K......
针对云南涛源特殊生态区高产生态优势,明确各个生态因子对水稻超高产的贡献和特殊生态区超高产水稻对其的响应特征是当前特殊生态......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半冬性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了在高肥条件下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小......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选用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半冬性品种烟农19为试验品种,07~08年度分别以四个播期和四个密......
本人在前人关于秸秆还田、耕作方式、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土壤性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耕播方式及秸秆还田对皖麦......
采用框栽试验、小区试验、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氮素调控对大豆群体质量的影响。框栽试验为N0、N30 kg/hm2、N60 kg/hm23个氮水平,及......
本文以田间试验为依据,研究了不同氮素量及耕播方式对皖麦68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氮素与耕播方式对皖麦68群体质量......
徐州24号小麦在淮北地区亩产600kg群体质量标准及调控技术孙启善姜春英侯本民陈荣振刘萍(丰县农业局221700)(徐州农科所)(丰县计量局)近几年来,我们在探......
研究表明,在总头数与预期穗数相等的有效分蘖终止期,采取深中耕与镇压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可使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间形成一个“断档......
本试验以中粳糯稻品种“皖稻68”为试验材料,于2007-2008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水稻原种厂进行,试验设置不同的N、K肥处理试验,分析不同......
[目的]为探究氮肥减量后移对高原粳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并为水稻氮肥减量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常规粳稻品种会粳17号和楚粳......
农田水位直接影响到水稻根系及地上株体生长状况,最终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研究农田水位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规律,有利于制定水农田......
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籼稻准两优527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株......
以夏播青贮玉米农大108为试材,设置5个种植密度(6.75万、9.00万、11.25万、13.50万和15.75万株/hm^2)及采用膦酸胆碱合剂(ECK)处理,研究了种植......
通过杂交稻汕优 5 5 9不同密度试验 ,探讨了地膜旱管稻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分析了密度与分蘖成穗率、粒叶比、干物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