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碳率相关论文
厘清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过程,在探析国内外森林碳储量研究内容和方向的基础之上,揭示森林碳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通......
本文以海北州常见的4种造林树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白桦、小叶杨的幼树为试验材料,采用湿烧法(高锰酸钾-硫酸氧化法)对其根、干......
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8年生樟子松种源试验林,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4年生樟子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和黑龙江省龙......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0年生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树高、胸径、含碳率、木材基本密度、半纤维素含量、......
明确南亚热带杉木(Cunnighamia lanceolat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
本研究以湖南芦头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甜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
科学地估算亚洲中部天山雪岭杉(Picea schrenkiana)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是评价新疆森林碳汇潜力、评估森林在减缓大气CO_2浓度......
通过对吉林省森林植被的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以及植被样品含碳率测定,结合吉林省2009年和2014年森林清查数据,估算了区域森林植被的......
应用干烧法对华北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 8个乔木建群种和 1 0个灌木树种不同器官的有机含碳率进行了测定 ,同时利用生物量标准地资料......
林下灌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森林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估算林下灌木的固碳功能,采用TOC-VTH-2000A型TOC/T......
植物光合作用是森林固定CO2的原理。材积源一生物量法、相对生长式法和蓄积量转换法是目前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基本方法。三种方法由......
对福建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乔木层和凋落......
采用标准地样方和标准木调查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沙地杨树、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林龄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0年樟子松人工林树木碳库......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福建选择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进行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含碳率、碳贮量和年净固碳量......
[目的]为准确估算区域森林碳储量,研究分析浙江天童主要树种含碳率。[方法]应用干烧法对天童地区主要针叶、阔叶乔灌木树种和毛竹......
为研究贵州省东南部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运用干烧法对该地区常见6类林分的5种乔木树种及灌木、草本、枯落物的有机含碳率进行测......
通过研究兴安岭落叶松树高、胸径与树龄的关系、生物量与D^2H的关系及树种含碳率,建立了评估该树种固碳能力的模型。......
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28年生樟子松种源试验林为对象,测定了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密度、合碳率、干材生物量、碳储量、......
分别采集会同县广坪林区第2代杉木人工林的杉木树干(去皮)、树皮、枝、叶、根系样品和灌木的干、枝(叶)和根样品与草本植物的地上、地......
每种林分类型主要树种的含碳率是研究该林分类型碳汇量的关键因子。利用从黑龙江省6个地市不同林分类型采集到的18个树种各器官(干......
采用收获法测定与分析30a老龄橡胶树不同器官含碳率。结果表明:(1)橡胶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含碳率依次为:树叶(52.90%)〉树干(48.84%)〉侧枝(47.46%)〉......
[摘要] 对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和同年生木麻黄纯林的枝、叶、干、皮、根和凋落物含碳率及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枝、叶、干、......
在江苏句容选取样木构建了麻栎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探讨了麻栎林地上部分不同林龄麻栎单株、林分、灌草层和枯枝落叶......
为探索不同林龄木麻黄纯林的土壤碳贮量,在福建惠安选择不同发育阶段(幼林、中林和成熟林)的沙地木麻黄防护林作为研究对象,用LICO......
经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白榆的茎、枝、根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年生白榆乔木不同器官的热值变化是......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乔木俄罗斯杨茎、枝、根的干、皮的热值、灰分、化学组分、含碳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杨不同器官的热值......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人工造林是提高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
对广西柳州市杉木(Cunninghamia lo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进行了研究......
对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木麻黄纯林土壤含碳率及其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碳率和碳贮量在不同林地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木......
以不同发育阶段的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和同年生木麻黄纯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含碳率和碳贮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层含碳率和碳......
以木麻黄和厚荚相思混交林及同年生木麻黄纯林为对象,对乔木层各器官的凋落物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枝、叶、干、皮和......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建群种和优势种,因此,研究其群落的生物量及碳汇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研究区......
应用湿烧法对四川13个主要针叶树种不同器官的有机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生物量资料对林分平均含碳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在平和天马国有林场相思引种优选区选取3种相思人工林,进行生态系统各组分含碳率、碳贮量和分配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3种相思人工......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材料分析,对广西柳州市短周期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年、3......
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桉树(Eucalyptus grandis x E.urophylla)人工林生态......
[目的]明确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6种不同林种的乔木层、地被层、枯枝落叶层碳储量差异,为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区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估提......
摘 要 选取十一种常见并具观赏价值的大型水生植物,采用培养箱培养的方法来研究其固碳能力。经过4个月的培养,对这十一种植物茎叶含......
温室效应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生物量与碳密度分布的动态变化是全球......
利用内蒙古东部3种灌木各器官含碳率的实测数据,探讨评估灌木林碳储量的含碳率取值问题。结果表明,1)各灌木林叶、枝和根的生物量......
森林生物量估测是定量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指标。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已经完成了八次全国森林资源......
全球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全球碳循环的研究中还存在很......
以河北太行山区4种典型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对混交林(栓皮栎-侧柏)、油松林、栓皮栎林和刺槐林的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含碳率以......
为研究造林树种的碳汇效应,采用生长锥取样法对黑龙江省5个造林树种进行含碳率分析,并考察了含碳率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
在全省范围内布设40个标准地,按照拟合模型得到红松干、枝、叶、根在不同区域含碳率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到天然红松林在小兴......
【目的】基于实测的广东省木荷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数据及加权平均含碳率,建立单木地上、地下生物量模型,获得区域尺度木荷碳密度及其......
以不同发育阶段的木麻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乔木层不同器官和凋落物层、土壤层样品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