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相关论文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缓全球变暖的影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森林生长收获模型是森林经营决策......
探究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与生长的差异,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清远市11年生3个不同密度(2100、3100、41......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毛竹入侵杉木人工林对表层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群落结构的相关......
自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便呈现出变暖的主要趋势,气候被认为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的潜在分布区......
杉木人工林的碳储量虽被广泛研究,但常因含碳率应用欠妥(未考虑林龄和器官的影响),或植物生物量估算不全面(未估算乔木层伴生植物和木质......
于2010—2019年,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的地况因子、林况因子及乔木层的生物量进行调查;通过构建引......
以杉木人工林套种为大背景,分析了不同育苗方式下南方红豆杉的初期成长效果,选择两年生的南方红豆杉幼苗,其培育方法分别为裸根苗种植......
杉木在师宗县栽培历史悠久,已形成了一个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重要的林业支柱产业,但在有限的林地上因多轮纯林连作,种植中的不合理营......
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储库,土壤养分含量和有效性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高等植物生长、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与......
几个世纪以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多种原因,森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学家和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森林恢复过程的研究。自然恢复和......
皆伐后采取的森林更新模式有利于快速形成新的林分。然而,皆伐后的森林更新也会引起土壤的各种变化,从而影响到土壤CO2和N2O的排放......
立地质量评价对林木经营与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是科学造林以及后续经营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为杉木林分生长状况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主要以茅栗坑山场9块样地为试验地,......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快速生长的常绿针叶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是十分重要的木材和纤维资......
当前全球人工林面积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加上人工林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恢复能力差,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林......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干形通直、材性优良、用途广泛。但由于杉木枝条多,木材中常常形成较多的节,严重影响了木材的......
本文选择了 46块杉木人工林样地作为监测样地,其中2009年布设监测样地8个,2010年布设监测样地12个,2011年布设监测样地26个,进行抚......
树木的干形是计算树干材积三要素中的关键因子,常用形数、削度和形率等指标来表达。干形受树木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
传统人工林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研究目前虽已趋于成熟,但随着气候变化速率的加剧,研究更全面的模型为气候变化下的人工林经营提供决策......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杉木林种植面积和蓄积量一度居于我国人工林首位并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因此,研究杉木土壤养分元......
碳循环和水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两个重要的生态功能过程,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以及耦合关系,对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碳水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促进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
森林生长收获模型作为研究林分生长变化动态规律及林木生长收获预估的基本工具而受到高度重视,是现代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常绿乔木树种之一,其林分结构单一、林地土壤质量下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发......
以10、25、45年生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因子(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
土壤在森林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源和库的角色,同时也调控着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森林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土壤中的有机......
本文根据201个样地和145株样本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广西不同地区杉木人工林单木生物量估测优化模型,并对各地杉木单木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及其......
对信丰县金鸡林场次生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和天然马尾松林3种森林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下木层组成结构次生常绿阔......
研究了杉木人工林相对树高曲线基本模型及参数扩展模型,提高了相对树高曲线模型估测精度,初步探讨了树高曲线与林分特征因子间的关系......
基于大岗山林区相似立地条件前后3次生物量调查研究资料,结合杉木人工林固定样地长期观测材料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作了较......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及林分空间利用的影响,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2......
土壤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特别是蛋白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及土壤养分状况(主要是有机质含量)从杉木幼龄林到中龄林......
【目的】探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土壤碳循环及杉木人工林......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不同林龄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为深入了解不同林龄杉木林下群落多样性、群落......
生物多样性与对人类重要的生态功能密切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森林可持续管理的重要目标。林下植被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为筛选适合在杉木人工林林下生长的植物并改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本研究以二代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南岭黄檀(Dalbergia ......
为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安徽金寨县马鬃岭林场,以不同海拔梯度(一代林:750 m、850 m、1000 m、1150 m;二代林:......
土壤有机碳(SOC)矿化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对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及森林管理措......
林分多目标经营作为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林业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抚育间伐是对林分进行经营的主要手段,是一种依据......
合理的林分空间结构和种内竞争关系决定着林分功能的发挥和林木生长的整体态势,对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其结构进行优......
树木的生长不仅与树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还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树木的生长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森林经营与管理的基......
学位
杉木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其人工林面积在我国人工林中居首位,对我国森林蓄积量和木材产量有着重要作用。氮素是植......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CO2、CH4等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总贡献率达80%以上。相比农田等其他生态系统,......
立地质量评价对林木经营与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是科学造林以及后续经营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
采用样地定点调查,对不同经营模式的杉木人工林林分样地植被进行长期的监测与调查,分析不同经营类型林分内的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