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论文
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时也始终在探索和追求建立更加公......
总结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成就,对于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式创......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1955年4月,亚非国家和政府的代表在印尼万隆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这是历史上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由亚......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包涵了丰富的国际法内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在泰国引发了中国企图对泰国进行渗透、颠覆和侵略的谣言。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这一......
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目标:比较出新旧中国所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区别,说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外交方针和外交原则;说出和......
梳理和研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和平”为主线的外交思想的演进与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新中国基本外交思想的演进与发展......
中国有众多邻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复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周边外交,确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独立自......
求同存异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认识问题、解决矛盾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指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即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最具影响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打破了19世纪 50年代以来,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垄断国际事......
本文分析了周恩来总理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外交政策.创立了中国和亚洲邻国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
2006年是中国和泰国建交31年.1975年7月1日,正在北京医院住院的周恩来总理和时任泰国总理的克拉·巴莫签署了中泰建交联合公报,从......
一、邓小平对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新发展从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和发展中,可以看到,我国在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时,主要从......
十几年前,当国际风云变幻、战略对比失衡时,邓小平综观全局,对形势突变及时做出了精辟的论断,提出要冷静、冷静、再冷静,指出无论......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悠久的文明、独特的历史和相似的奋斗目标.中印关系的走向,将直接影响亚洲地区乃至......
中国的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文化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和合文化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次年4月,在中印签订的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出现......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虽然我国对所有邻国一视同仁地实行睦邻政策,都主张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它们通过谈判协商公平合......
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签定,揭开了两国关系新篇章。《周恩来与中日邦交正常化》重温了这一历史进程。
On September 29......
以中国海南省博鳌为永久会址的亚洲论坛 ,是第一个亚洲国家自己的区域对话和经济合作机构。亚洲论坛要不负众望 ,必须坚持亚洲的事......
11月18日 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台湾方面宣布与冈比亚“断交”后大陆是否考虑与冈比亚建交问题表示,我们一贯坚持在......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上......
由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利益和本质要求,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签订处理相互关系的双边条约时,均明确指出,应......
本文研究分析了江泽民同志的外交思想,认为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外交观点:警惕帝国主义"和平演变"阴谋,顶住了两方大国的制裁......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开拓者、决策者和实践者,他在处理各种复杂的国际关系和解决复杂的国际矛盾时,一贯坚持“和谐”的思想方法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以自己的外交实践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其中,以国际法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首次提出的解决外交关系的新原则,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实施和执行方面出现过一定......
针对外交软实力的现状,中国应从公共外交角度、负责任大国角度等构建外交软实力,不断提升外交软实力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在国际软实力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来,我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始终站立于不败之地,这与毛泽东亲手奠定的外交路线是分不开的。本文拟对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科学地分析了当今影响世界稳定的各种因素,提出加强互利共赢......
<正>【考情分析】综合分析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我们发现高考命题在本专题上呈现以下规律:(1)从考查的力度来看,近两年来全国各地高......
强国林立的北太平洋地区由于多种原因,存在着诸如领土争端、军事中突、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等众多矛盾与纠葛,在新的历史......
冷战结束后,雅尔塔格局彻底崩溃,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和乔治·布什分别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想,两种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以自己的外交实践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其中,以国际法基本原则、领......
[摘 要]中国周边地区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周边外交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更好地维护国......
<正> 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实践(如果加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关系经验)可说已有40多年了。从中国的外交实践中是可以获得关......
阿富汗是继印度、缅甸之后最早赞成、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之一。阿富汗之所以如此力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倡......
1988年以来,中印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今年4月温总理的印度访问又开启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目前,两国边界......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作为和平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