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方相关论文
民国时期,因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出现一些曲折和困难,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引起知识精英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为向“昧于西藏......
清政府明确规定了西藏地方达赖喇嘛及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系统的年班制度,并以此加强联系,绥服藏众,成为清代管理西藏地方、巩固......
刘曼卿是民国时期一位出生拉萨、任职国民政府的、多才多艺的奇女子。1940年1月,刘曼卿女士第二次率“康藏宣传团”进藏,旨在宣传......
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的策动和操纵下,西藏上层一小撮亲帝势力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使西藏脱离中国的渗透活动,严重损害了西藏地方与中央......
1912年以后,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不正常的态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国内民主呼声日益高涨,要求政府解决西藏......
廖祖桂、李永昌、李鹏年(以下简称)一书,2006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丰富翔实的清廷原始档案资料、全面系统地考证了当前......
西藏高校已全面告别计划分配时代,与全国趋同,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道路.本文分析了影响西藏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影响因素,不仅有高校......
“唐卡”一词是藏语的汉语音译,其义可以理解为“平坦”或“展开”、或“广阔”。是用彩段装裱后悬挂在墙上或供奉在佛堂、寺院里......
相当长的时间以来,热心于中国蝗史研究的历史学者一直把目光集中在内地,蒐集史料,探赜索隐,初步勾画出历史时期我国内地蝗灾和治蝗......
秦永章博士的新著《日本涉藏史: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和论述近代日本与我国西......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次年4月,在中印签订的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出现......
藏军是人们平常习惯性的称谓,它的全称是西藏地方民族军。但中国藏军的确切定义应该是中国西藏地方民族代本军,简称中国藏军,也可......
近代列强与西藏地方的关系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其中学界围绕英国沙俄侵略西藏展开了颇具建树的研究①,而对日本染指西藏的研究......
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界针对元、明、清时期西藏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争议颇多。总体而言,中国历史学界照搬了中世纪欧洲“政教合一”之......
1923年冬,九世班禅离开西藏,东来15年。九世班禅积极与国民政府联系,为西藏问题的解决做了诸多贡献。国民政府借班禅大师东来的机......
1911年甘肃代表团赴藏,使近十年西藏地方和祖国的不正常关系得到初步改善,打破英人利用外交讹诈手段分裂中国西藏的罪恶企图。这一成......
作为维系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属领关系最重要的桥梁,册封既具有"以通使命"的政治目的,又体现出"闻其道行卓异,至是遣人征之"的浓厚宗教......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走过七十年的岁月,是西藏地方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从解放走向富裕......
17世纪前期,西藏地方与清王朝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互遣使者到隶属统治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迅速地自然演进的.它是由中央政权更替......
刘曼卿是民国时期一位出生于拉萨、任职国民政府的、多才多艺的奇女子。1940年1月,刘曼卿女士第二次率“康藏宣传团”进藏,旨在宣传......
刘曼卿是民国时期一位出生拉萨、任职国民政府的、多才多艺的奇女子。1940年1月,刘曼卿女士第二次率“康藏宣传团”进藏,旨在宣传抗......
以索解西藏地方档案管理为旨归,本研究采用考证法与历史分析法,在综论西藏与西藏地方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西藏地方档案、藏族档案......
目前我们对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的概念还存在不一致的看法,造成对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产生的时间存在分歧.文章通过对西藏地方政......
南京国民政府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着手解决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即通过设立蒙藏委员会,主动派人与西藏地方当局沟通,优抚......
依据相关史料,新中国在西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有一个历史的过程。为实现西藏区域自治,中央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为此,党中......
18世纪以来,英帝国主义为了将我国西藏地区纳入其殖民地范围,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渗透,甚至不惜先后两次发动武装侵略。英帝国主义的渗......
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的法定和实际称谓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而不是西康省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筹备成......
明朝中央对西藏宗教事务的管理采取了三项重要措施:一是以都司武卫行使西藏地方军政的管理;二是打破元代只倚重萨迦一派,采取"多封众......
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摄政制度的推行,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施政。中央政府以国家大局、边疆安危和西藏地方稳定为立足点,考虑到'-3......
西藏反分裂斗争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仁人志士反对封建压迫,抗争西方列强分裂瓜分华夏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梳理......
1932年至1933年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前两年,此时西藏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即西藏政局对康、青战争的影响、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公开......
藏族子弟如何接受近代新式学校教育,是西南边疆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相关历史资料显示,清末民国以来,在边疆民族危机和内部......
清朝通过在中央设立掌管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理藩院,在西藏地方设立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和摄政制度,尊崇达赖班禅等一......
19世纪40年代,国内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尤其是鸦片战争的影响,致使清政府在西藏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为了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清朝政......
尼泊尔虽是小国,但其在20世纪对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特别是中尼之间的我国西藏因素的历史演变值得人们注意。自古以来,中尼两国就......
民国初期和末期西藏地方发生了两次"驱汉"事件,影响恶劣。两次"驱汉"事件都发生在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具有一定的历史特殊性:都由相......
《烟台条约》的签订使列强获得了进入西藏的合法权利,此后10年间不断有洋人试图进入西藏,其中以摄政义、马科蕾等人最具代表性。清......
策墨林活佛系统是西藏格鲁派诸活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成之日起就积极参与和影响西藏的政治宗教生活,对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的......
17世纪中期,班禅系统与中央政府开始建立联系。之后的三个多世纪以来,二者的关系尽管一度出现挫折,并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但合作和......
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社会经济,因资料的阙乏,过去中外学者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广泛收集、整理有关中外资料,试图再现这一时期西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