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分工相关论文
一、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rn随着市场竞争的强化,国际劳动分工的细化,促使企业间的虚拟组织联盟以弱化竞争,加强专业协作,信息......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涉及信息技术的新经济领域,美国和亚太国家逐渐展开了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这些领域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
本文从全球化、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大背景出发,结合现阶段人口迁移流动特点考虑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分析迁移......
<正>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国际劳动分工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
<正>2015年4月11—13日,全球经济史国际会议"16—20世纪国际贸易、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召开,大会工作......
<正>近期本刊记者根据与创刊20周年笔谈主题相关的论题,采访了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先......
18世纪的俄国价格革命,对俄国的外贸结构、经济结构、城市发展、财政收支和社会政治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具有矛盾性的......
<正>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8790亿美元,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位次变更,不仅引起中日两国民众和社会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新背景下,城市的空间发展有了新的趋势,由此城市体系的发展也有新的展望,本文就此作一探索。......
本文首先回顾了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系统的研究进展,结合跨国公司最新发展趋势对全球生产系统特征进行了总结;其次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
<正> 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如跨国公司的发展、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及区域集团化等.这些变化使......
全球化与生产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引导了社会生产组织的变革,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层次,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等开始被纳......
日本在上世纪一度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的商品犹如潮水般涌向世界各地,于是人们议论中国已成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批判是各种形式的文化研究兴起的重要原因,但斯皮瓦克也意识到“文化主义......
国际能源机构于2006年11月底宣布,中国可能在201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比人们预期的要整整早lO年。这一预测可......
<正> 新世纪伊始,战火纷飞,多极化的全球格局展现出世界政治经济风云际会的斑驳色彩。步履蹒跚里铸造的是一个城市世纪,城市文明的......
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充分说明我国在选择性学习美欧与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鲜明特色的中国道路;2008年后,身陷金融危机中......
当代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定位问题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议,至今仍未形成一致意见。世界体系产生的本质是国际劳动分工与不平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