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活动相关论文
磁重联是太阳风和磁层之间能量传输和物质交换的重要物理过程,氧离子(O+)不仅能够参与磁重联,还可以降低重联率,进而影响太阳风的能......
[目 的]研究地磁活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方面探讨其影响是否通过TLR4信号通路来实现,本研究......
无线电波穿过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可能出现的信号强度和相位的快速随机起伏,即电离层闪烁现象。电离层闪烁会导致接收信号的误码和畸......
单频用户主要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广播电离层模型来修正电离层延迟,GPS、Galileo和BD......
空间环境是航天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扰动空间环境的驱使源是太阳活动,研究并掌握太阳活动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
电离层与其上面和下面的区域都有着密切的相互耦合和相互作用。它下面的区域是密集的中性大气,自身被对流层的气候与天气所调制;而......
伴随着地磁暴的发生,电离层会出现偏离正常状态的强烈扰动,即电离层暴。电离层暴这种极端的空间天气现象对日益增多的各种空间技术......
弥散极光常出现在磁地方时午夜-早晨-正午的极光卵低纬一侧,在输入到极区的极光能量中一半以上与弥散极光有关。弥散极光研究对全面......
地磁活动具有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是空间天气研究中的重要对象,是日地能量耦合链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磁层顶是一个重要的边界区,从......
以Imp 8和Wind飞船的磁场数据为基础, 用最小方差分析方法对1 AU附近26个磁云前边界前后磁场起伏进行了统计分析. 主要的新发现有:......
"神州三号"(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26日发射入轨,正遇2002年4月发生的连续两次地磁扰动事件,SZ-3大气......
热层大气密度直接影响低轨道航天器的精密定轨,热层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是影响载人航天定轨精度的关键因素.选取400 km为载人航天轨......
目的了解太阳活动低年低轨道卫星表面充电的特征规律,为今后低轨道卫星表面充电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国一颗低轨道卫星......
本文利用RBSP-A卫星在强磁暴和中等磁暴条件下测得的电子密度数据,对Goldstein等人在2019年构造的等离子体层顶位置动态解析模型进......
选用了神舟2号(SZ-2)大气密度探测器在2001年2-4月间的探测数据,进行日照和阴影区域热层大气密度变化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高度410 k......
结合小波分析及交叉小坡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动态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分析了电子通量在不同周期随着太阳风速、地......
利用大约15个月的CRRES卫星MEA能量电子观测数据,分别在地磁活动平静(O≤Kp<3)、中等(3≤Kp≤6)及强烈(6<Kp≤9)的条件下,选取电子能量为148k......
本文对比分析了太阳活动高、低年期间高纬日侧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随地磁活动水平的变化特征.按地磁活动水平,将DMSP卫星在太阳活动高......
本文利用IMAGE卫星EUV相机观测的等离子体层图像,并采用最小L算法反演磁赤道面等离子体层顶位置.文中选取了2000-2002年间的3579幅......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算了1950~1991年整个期间和各个年代域我国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相应时域内的地磁活动指数Ap序列......
地磁活动是太阳爆发现象引起地球近地空间磁场扰动的重要空间天气过程之一。地球磁场的变化具有多种时间尺度,其中从数十年到数世......
本文利用南极中山站和新奥尔松(NAL)等5个北极站2000年9月到2003年3月共719天的地磁观测数据,以20min间隔内地磁北向水平分量的互相关......
利用新建中山站高频雷达2010年4月到2011年2月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中山站高频雷达回波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地磁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CRRES卫星上MICS离子成分探测器的观测资料以及前人有关AMPTE卫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了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性对环电流成分以及各......
地磁活动是太阳爆发现象引起地球近地空间磁场扰动的重要空间天气过程之一.地球磁场的变化具有多种时间尺度,其中从数十年到数世纪的......
电离层是日地空间天气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电离层存在许多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电离层中存在的波与不稳定性的形成机......
利用COSMIC掩星2009年电子密度剖面数据,筛选数据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内数据统计平均,基于球谐函数计算模型值,分析电离层中低纬度地......
利用南极McMurdo站(地理经纬度(166.73°E,77.88°S),地磁纬度80°S)2011-2014年电离层闪烁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磁扰和磁静期间......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是研究空间天气特性的重要参量,通过分析电离层TEC,可以了解空间环境的变化特征.利用IGS提供的1999-2016年......
电离层闪烁会引起地空无线电系统的信号幅度、相位的随机起伏,使系统性能下降,严重时可造成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地空目标监测......
热层大气密度直接影响低轨道航天器的精密定轨,热层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是影响载人航天定轨精度的关键因素。选取400km为载人航天轨......
“神舟3号”(SZ-3)大气密度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发射入轨,在轨运行期间获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范围(330—410 km)内......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急性心肌梗死与日冕物质抛射(CME)-地磁活动相关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3......
太阳紫外线辐射能导致地面海拔高度60km以上的高层大气产生电离形成电离层。高纬电离层易受太阳风、行星际磁场(IMF)以及当地发生......
中间层-低热层(Mesosphere and Low Thermosphere,MLT)是地球中性大气到电离大气的过渡区域。低层大气产生的各种大气波动可以上传......
文章使用搭载在DEMETER卫星上的电场探测仪器(Instrument Champ Electrique,ICE)在太阳活动低年(2007年2月4日到2008年2月3日)所探......
选用了1974-07-06、1982-03-02和1982-09-06H次强地磁活动时的Ap值,由AE-C和DE-B卫星所测得的热层成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强地磁活动期间,热层大气密度涨落变化十分清晰......
本文利用搭载在DEMETER卫星上的感应式磁力仪(Instrument Magnetometer Search-Coil,IMSC)探测数据分析了磁场甚低频(Very Low Fre......
基于临潼(34°22'N,109°13'E)对来自冲绳(26°36'N,128°09'E)的100kHz低频一跳天波的时延及场强的实测,并利用相应的地磁扰动等资料、进行了......
中国地磁观测台网台站配备多种高精度连续观测仪器,获得大量数字化观测数据。为有效监控仪器运行状态、台站观测环境及观测数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