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变化相关论文
冰云主要由非球形冰晶粒子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复杂多变,并且在不同地区其形成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辐射特......
采用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2008~2012年黑碳质量浓度小时平均资料,分析了上海市区黑碳质量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8~2012年间......
黑碳(BC)作为最重要的吸收性气溶胶,可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辐射、云和地表积雪等,进而影响全球季风环流及降水。本研究于2017年7月5日至......
为了研究中国东部典型乡村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特征,利用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安徽寿县国家观象台污染物浓度及常规气象观测数据......
甲烷作为大气中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浓度的增加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应用M-K突变检测等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
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降香黄檀在夏季1 d中不同时间段的叶片挥发物,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离鉴定相应化学成分。研究表明:......
为探究西辽河平原浅埋滴灌下春玉米田N2O和CO2排放通量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确定1天中最佳观测时间。在春玉米吐丝期,采用静......
为探究亚洲最大城中湖武汉市汤逊湖水体溶存CO2浓度(pCO2)及水-气界面CO2通量(FCO2)日变化规律,于冬季(1周)和夏季(3个昼间)对汤逊湖的两个......
本文利用2016~2020年铜仁凤凰机场(以下简称铜仁机场)的机场天气报告,统计分析引起铜仁机场低能见度的天气现象及低能见度的变化特征......
本文从民航气象报告(AMDAR)数据库中提取了2008—2019年期间我国中东部18个机场飞机起飞和降落期间的大气边界层(ABL)廓线数据,并利用常......
为了解石家庄市南郊黑碳(black carbon, BC)气溶胶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季节分布及人员健康风险,采用数据透视表及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
使用AE-33于2019年8月12日至10月4日观测了黑碳(BC)浓度,结合PM、污染气体和气象要素数据、 HYSPLIT模式、 PSCF和CWT模式,分析了BC的......
文章利用2010—2018年新疆1345个自动气象站(其中国家站105个)逐时降水观测资料,研究新疆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精细化特征。研究表明:新......
本文利用2014—2020年库尔勒市春季逐时大气颗粒物浓度、气象观测数据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沙尘天气重污染日和重污染过程进行统计......
2020年4月28日~5月6日成都出现了一次近5年来春末夏初时段污染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重的臭氧污染过程.为了解该污染过程中VOCs对成都......
大气PM2.5是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其污染程度在冬季更突出,识别其来源是开展PM2.5污染防治的关键一环.本研究利用颗粒物同......
为深入了解臭氧(O3)污染高发季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O3生成的影响,基于北京市2019年夏季VOCs和O3高时间分辨率在线监测数据,开展......
为了解圆柏(Sabina chinensis)叶挥发性有机物(VOCs)一日内含量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连续3......
采用盆栽加盐的方式,设置0(CK)、0.25%、0.5%、1%四个盐浓度,研究NaHCO3胁迫对盐松两引进种源哈萨克斯坦一号(哈一)和哈萨克斯坦二号(哈......
地面温度是表征大气和陆地热力相互作用的重要变量,但是由于其强的小尺度变化特征,地面温度变化的分析一直受到观测资料时空密度的制......
1993~1995年北京大气CO2浓度上升较快,年平均增长率为3.7%,1995年平均浓度达到最高,为(409.7±25.9)μmol·mol-1,随后缓慢下降.强度基......
利用武汉观象台2010年6—7月及2013年6月的加密探空资料,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与同期同址的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进行对比分......
卫星降水资料在测站分布稀疏的复杂地形区域具有较大优越性,但是由于卫星与测站获取降水的原理不同,需要对卫星资料的可用性进行评估......
本文使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我国东部518个测站的40年逐小时降水资料,探讨了我国小时极端降水的标准,分析了东部、西南地区小......
本文采用1980–2019年6–8月逐小时、分辨率为1°×1°的ERA5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日降......
地形区降水为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影响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着周边的水文和农业。为深入理解西北复杂地形......
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上搭载的测雨雷达(PR)探测结果和中国40oN以南地区约430个台站雨量计降水观测结果,分析了1998—2005年中国......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其中短历时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加得更为显著。中亚由于其复杂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对......
目前多数基于变分框架快速更新循环同化系统在各个分析时刻常使用固定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为了更合理地统计出同化系统预报误差的......
基于2019—2020年1—3月延庆赛区11个站点的实况观测数据,分析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风、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了阵风因子......
本文首先利用拉萨站2005—2017年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和1969—2017年逐12 h降水观测资料,在分析该站汛期(5~9月)降水(降水量、降水频次......
为研究沈阳市大气中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季节差异和来源情况,使用URG-9000D在线监测系统对沈阳市2019年大气颗粒物进......
为探究北京市黑碳(black carbon,BC)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4个站点2019年的ρ(BC)、ρ(PM2.5)、ρ(CO)和φ(NOx)......
气溶胶粒径分布是反映气溶胶粒子来源、形成过程和污染特征的重要物理参数,为研究天津城市地区气溶胶数浓度及谱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
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是海洋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重要的生理参数,掌握其组成分布有助于理解海洋关键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功能和作用......
利用在线监测仪器获取了武汉市2019年6~7月环境大气中10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小时浓度数据。观测期间ρ(VOCs)范围为24.9~254 μg·m-3,......
为了解气象因素对山西太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利用太长高速公路不良天气情况下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交通事故资料,与同期......
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又名鸭脚板,属于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为药食两用植物,嫩苗及叶可供......
利用2010—2019年自动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近10 a浙江省极端短时强降水(1 h雨量≥50 mm或3 h雨量≥100 mm的降水)的时......
2020-07-12河北唐山M5.1地震的发震时间、强度、震中位置均满足2020-05-22全国电磁年中会商会电磁学科2020年下半年度全国预测意见......
利用三个站点(金华、合肥和兰州)同时期的观测数据对边界层高度进行了反演、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站点的边界层高度具有......
摘 要: 以1 a生薄殼山核桃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讨浇施不同浓度尿素溶液对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利用2010年9月1日─11月30日在中国气象局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采集的ρ(PM10),ρ(PM2.5)和ρ(PM1)数据,分析了观测期间可吸入颗粒......
为研究城区近地面SO2浓度变化特征,于2016年在山东大学对济南城市大气中SO2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济南城区SO2年均浓度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