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阻却事由相关论文
基于事后及时有效的补救行为而对犯罪予以定罪免刑或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散见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信用卡诈骗罪、拒不支......
逃税罪免责条款的性质是处罚阻却事由,逃税数额巨大的初犯虽然也能据此免责,但理论上却未必合理。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
我国《刑法》第201条第4款中关于逃税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款自诞生以来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存在不小的争议。为进一步规......
逃税犯罪作为最原始的涉税犯罪类型,一直以来,对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以及国家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在打击严、效率低、损失大、难控制......
在经济活动中,逃避国家税收的违法现象广泛存在,为打击损害国家正常税收秩序的违法行为,在刑法谦抑精神的指导下,逃税罪除犯罪构成......
在不久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某著名影视明星通过'阴阳合同'一案很快就变得悄无声息,然而,其中进入人们视野的,不仅有案件......
宪法第41条规定"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刑法中诽谤罪"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名誉的行为"作为部门法的具体限定之一;真实......
<正>《刑法修正案(七)》第3条对刑法第201条作了重大修改。修改后的刑法第201条第1款规定了逃税罪的罪状与法定刑,第4款规定:"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