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方小太郎相关论文
<正>1840年,清朝的GDP是英国的6倍,英国的GDP占世界的5%,我们的GDP占世界的33%,英国相当于我们的1/6。清朝军队当时有100多万人,18......
期刊
<正>甲午战争过去了整整120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清政府之所以惨败,除腐败无能、应对不当外,日本军队在战前蓄谋部署已久,令清......
日本浪人宗方小太郎(1864—1923)所主持的日本在华首家政论报纸《汉报》(1896—1900),开启了日本在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侵华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动荡的社会变革期,不少高举革命旗帜或是主张稳健改良的变革派人士,因各自政治诉求未果,先后流亡日本......
<正>自明治维新以来,野心勃勃的日本朝野上下便齐心协力,针对中国建立了包罗万象、纷纭复杂的情报系统。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他......
为了对华展开舆论宣传,1914年10月在日本驻沪总领事有吉明暗中策划、组织、领导下,东方通信社打着日本民办机构的幌子在上海成立。......
<正>最近上映的《甲午大海战》中有一处细节,丰岛海战前日本就收到潜伏于中国的谍报人员的情报,称中国将由济远和广乙号护航运送三......
宗方小太郎的名字,我国史学界知道的不多,即使日本史学界,在宗方小太郎大量的文件资料被发现以前,也未引起多大重视。1965年左右,......
日本国会图书馆藏唐才常致宗方小太朗手札一通,为中华书局版《唐才常集》所未收,迄今尚未有人论及。它为研究唐才常和自立军起义......
【正】 明治维新前后,随着日本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出现了一批矢志于“在大陆雄飞”的所谓“大陆浪人”。早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这些......
宗方小太郎生前即是日本国内公认的有名的"支那通",死后被官方推崇为"日本兴隆期大陆经营最重要人物之一"。自明治17年(1884)首度赴华,至......
《汉报》(1896-1900)是日本在华第一家舆论机关。本文根据有关史料,揭示日本在华谍报据点汉口乐善堂与该报诞生的密切关系,阐述甲午战......
<正>一20世纪80年代末,杨天石先生在东瀛访史,发现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唐才常致宗方小太郎手札一通,为中华书局版《唐才常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