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阳明相关论文
<正>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乃清代医家柯韵柏语,言简意赅,脍炙人口。它对《伤寒论》中的阳明病和太阴病的病变规律做了高度的概括......
<正>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历来为伤寒学者所重视,但诸家认识不尽相同。本文从六经辨证出发,以证候发生,发展演变,及其治法为依归......
<正> 中医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指的是外感热病当病邪传里时两种不同的病理变化规律.一是患者正气充足旺盛,病邪入里,邪正相......
<正> 贵刊1981年1期刊登了杨秀民同志撰写的《实则未必阳明,虚则未必太阴》一文,(以下简称“杨文”)读后很受启发。笔者对文中某些......
<正>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两句话,导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的“阳道实,阴道虚”,体现于《伤寒论》的阳明病与太阴病及其相......
<正> “三部六病”说是山西省名老中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刘绍武在六十年医疗实践中对《伤寒论》理论研究的结晶。三部六病......
<正> 《伤寒论》中的六经理论之所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关键在于六经之间的气化关系,而六经气化又主要体现在标本中气从化关系......
<正>男,15岁,2013年2月20日就诊。主诉:喉中不自主的发出怪声9年。现病史:9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不时发出怪声,不能自己控制,智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