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政策相关论文
二战后,出于对苏冷战的需要,美国对德严惩政策逐渐转变为扶持政策。美国为了增强对抗苏联的实力和稳定西欧,扶持建立联邦德国,从而造成......
1932年的世界裁军会议上,受孤立主义传统和当时美国国内反对《凡尔赛和约》同情德国情绪影响,以及对美国在欧洲经济利益的考虑,胡佛政......
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 ,美国对德政策经历了由分割、肢解德国到分区占领政策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国务院所坚持的多边主义外交思想经......
1932年2月至1934年6月,世界裁军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美国的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先后参加。胡佛政府在裁军问题上的对德政策是从支持......
1944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提出了美国关于战后处置德国的摩根索计划,并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与英国进行......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也是冷战起源问题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尽管苏联封锁柏林的行动直接挑起了危机对抗,但从战后国际格......
本文探讨了美国战后对德政策与德国分裂的关系。作者认为,美国为实现世界霸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时就制定了与苏联合作,严......
【正】 德国的分裂是美苏两国在二战后争夺中欧的结果,标志了两大阵营在欧洲的对抗暂告均衡。这个均衡经1970--1973年间西德与苏联......
1948-1951年间美国在关贸总协定机制下的对德政策实现了两个主要战略目标:一是利用关贸总协定机制推动和加速德国的分裂,因此,美国......
<正> 全世界成千上万个城市,几乎没有一个城市的地位象战后柏林的地位那样奇特。柏林这个先后曾经是勃兰登堡侯国、普鲁士王国和德......
本文论述了1943年至1949年期间,英国政府如何制定、实施战后处置德国的政策。本文尤其关注英国在二战结束至冷战爆发的期间,如何处......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NSC160/1文件和NSC5433/1文件确定了美国对《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的基本政策,杜勒斯是在这两个文件确定的路......
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罗斯福政府在1933至1938年对德政策的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目的在于从这一政策的成败得失中汲取些许经......
1936—1941年,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向太平洋地区扩张。本文深刻地揭示日本对德政策发展演变的轨......
<正>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的对德政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36年前,法国的对德政策总的来说是比较主动和强硬的。从1936年3月7......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的对德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最后完成了法德和解这一历史性转变。虽然直到六十年代初戴高......
2 0世纪 30年代 ,随着希特勒德国在欧洲的崛起 ,世界大战的危险临近了。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英国和美国曾经试图通过外交合作以遏......
20世纪30年代,世界危机四伏,美国与德国作为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他们之间的关系走向和政策抉择会对国际局势的未来产生深......
20世纪30、40年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为重大的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
本文从美国的欧洲战略出发论述1933—1940年的美国对德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的欧洲战略是:在孤立主义的大前提下,极力......
【正】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年会,于1982年8月10日—20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会......
1938年春国民政府任命朱家骅为赴德特使。本文通过对这一计划的起因、过程以及朱家骅赴德工作纲领的阐述,分析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