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特征相关论文
利用全国1995个气象站1961-2016年56个冬季逐日最低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确立了全国性寒潮和干湿的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冬季106次全......
基于1961—2017年京津冀地区126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该区域寒潮发生频次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的......
依据近期发表的古丝绸之路沿线若干地区(点)的温度重建序列,结合干湿变化等代用记录,分析了过去千年古丝绸之路沿线温度变化的基本......
利用我国西北地区1960-2003年131个测站降水和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综合考虑降水和蒸发这两个水分平衡最关键的分量构造了降水蒸发......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新、青、甘、宁、陕及内蒙古西部地区)1960—2003年131个测站夏季降水量、小型蒸发皿蒸发量,NECP/NCAR月平均再......
【目的】为揭示区域气候异常特征以及评估气象干旱指标的地区适用性,【方法】利用1960年-2015年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逐月气候资料,......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长江中下游地区353站1961~2012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计算得到各站点夏季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根......
运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从FY2E卫星水汽图像干湿特征等方面对2014年4月14—17日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
选取中国西北东部1960--2004年33个台站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和北半球NECP/NCAR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首先统计了中国西北东部逐......
干湿研究的手段分为站点监测研究与遥感监测2种,由于遥感监测应用较晚,且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二者的监测原理不同等原因,很少有人......
为准确识别气候变化条件下高寒流域干湿特征及植被动态响应,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为例,基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
利用中国西北干旱区122个气象站点1961—2011年月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和突变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
近千年的气候变化是将万年或千年时间尺度的地质记录与器测资料衔接的一个关键时段。重建这段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为分析当前气候......
文章对月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采用Har与P-M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大凌河流域气象要素与两种SPEI序列的敏感性关系......
应用扎龙湿地周边5个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扎龙湿地的干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年平均气温为3.9℃,平......
我国是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将近一半的国土面积,是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系统最脆弱的地区......
干湿研究的手段分为站点监测研究与遥感监测2种,由于遥感监测应用较晚,且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二者的监测原理不同等原因,很少有人......
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地表干湿状况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十分明显.但以往主要是针对夏季进行分析,而对黄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