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涛动相关论文
华西秋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气候现象,以绵绵阴雨为主要特征,是当地继夏季降水之后的第二峰值。作为我国最后一个雨季......
利用1979—2019年NECP/DOE(NCEP2)月平均500 hPa位势高度数据,基于各季节东亚大槽的频率分布特征,客观地确定了东亚大槽的槽区范围和东......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极端冷事件呈现阶段性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研究和完善暖冬背景......
本文基于1979—2015年中国区域CN05.1格点降水、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降水数据和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逐月的再分析等资料,采用......
本文主要通过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2(MERRA-2)再分析资料、Microwave Limb S......
反照率表示地面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能力,对大气和地表之间的能量分配起着重要作用,是地面能量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几十年......
北极极端气旋过程能够反映北极气候变化特征并对北极水文气象要素的调节具有重要影响,其活动及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值得关注。利用美......
除海洋外,陆地表面是气候系统中的另一重要下边界,对大气和气候变化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前期陆地下垫面状态异常尤其是......
瞄准异常气候对我国霾污染影响的不确定性,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常用的两套霾日数据(即基于天气现象和基于能见度+相对湿度方法)的不......
北极涛动(AO)对欧亚冬季气候以及极端天气事件有重要影响,也是反映气候变化的强信号。耦合模式是描述气候系统的客观工具。目前如......
为了研究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热带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对中国中西部地区降水的影响,利用欧......
2016年1月25日,山东青岛唐岛湾海面随潮水漂浮到岸边的海冰。 寒潮如何划分? 寒潮是根据寒潮影响的面积以及寒潮影响的程度来......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
期刊
本文利用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北极涛动指数、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月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风场资料及英国Hadley中心......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验证了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模态,通过分析各月和各季的情况,发现冬季AO模态从近地面......
使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气流变动的主要模态及其与AO、AAO和ENSO的联系,并据此进一步探讨了其......
本文对欧亚雪盖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利用NOAA-NESDIS提供的1973-2004年欧亚雪盖面积资料分析了欧亚雪盖的时空......
利用1951-2006年北极涛动(AO)指数序列、NCEP/NCAR再分析月资料和我国160站气温资料,分析不同时间尺度AO冬、夏季模态和结构的特点,......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al evolutions of two types of Arctic Oscillation (AO), the stratospheric (S) and tropospheric (T) ty......
北极历来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关键区域,北极冷空气活动、极涡位置和强度、北极大气涛动(北极涛动和北极偶极子异常)是导致我国气......
利用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北极涛动指数资料及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风场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冬......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和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AO)分别用于描述北半球和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率的主......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大气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对北半球以及区域尺度气温变化具有重要影响。AO可在......
利用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本文探......
2019年4~6月云南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并引发了严重气象干旱。本文利用1961~2019年逐日温度和大气再分析等资料......
利用Morlet小波对时间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采用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河南省近55年温度与北极涛动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温......
利用交叉谱与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北极涛动指数(AOI)距平和河南省月平均降水距平、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时频变化特征及河南省气......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年代际偏少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华北干旱加剧具有特殊的大气环流背景,主要表......
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北极涛动指数和河南省月降水距平序列的时频变化特征,并讨论了近50多年来北极涛动对河......
为了探究冬季(12~2月)北大西洋地区风暴轴与海温异常的关系,利用伴随AO(Arctic Os-cillation)出现的“三核型”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模式CA......
利用多种资料从不同方面对2009/2010、2012/2013年西南地区秋冬春季持续严重干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季节连旱都受热带西太......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监测资料等,初步分析了2012年春节前后广东极端低温阴雨天气过......
为了进一步认识北极涛动与行星波之间的关系,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并借助谐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北极涛动异常下行星波的......
由于冰雪融水很高的补给比重,本区河流径流量具有高度的季节集中性和多年径流变化的稳定性.温度变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及其对冰雪消......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地表气温资料,分析了1949-1999年东亚北部地区冬季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东亚......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新、青、甘、宁、陕及内蒙古西部地区)1960—2003年131个测站夏季降水量、小型蒸发皿蒸发量,NECP/NCAR月平均再......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北极涛动指数和河南省近50多年来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时频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2009年冬季河南干旱主要发生时段的大气环流状况及干旱缓解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干旱发展主......
根据1951-2009年冬季北京观象台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和NCAR/NCEP逐日海平面气压、500hPa高度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北极涛动(Arc......
利用NCEP资料1949~1999年间的地表气温(SAT)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得到的前2个模态均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东亚北部地区......
用1959-1998共40年全球格点风场资料计算了200 hPa与850 hPa的纬向风速差,即对流层纬向风切变(简称TZWS),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其距平值......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958-1997),月平均海表面温度资料(1950-1992)以及月的海冰密集度资料(1953-1995),研究了冬季北极......
利用广东湛江1951—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建海温资料,分析近67年湛江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特征,对比分析1967......
2012年初欧洲遭受了严重的低温严寒天气.分析表明: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持续的大气环流异常与此次严寒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1、2月出现......
选取吉林省4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冬季(12-2月)的平均气温资料、各层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海冰密集度、北极涛动(AO)资料,......
利用国际北极浮冰运动观测资料 (IABP)(1979~1998)以及NCEP/NCAR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1960~2002), 通过求解海冰运动异常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