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遗址相关论文
为了了解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周代铜器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特点,对18件该地区出土周代铜器进行检测分析。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
本文所指的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按时间先后为良渚文化晚期、以鱼鳍足鼎及细颈鬻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和广富林文化。自1999年末以......
根据上海广富林地区广富林遗址IT1238和IT0446剖面的孢粉记录,并根据“C数据和遗址层位所建立的年代标尺,通过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在530......
广富林遗址2008年度浸水保存的这批样品.从中发现了种类较丰富的植物遗骸。包括有葫芦、桃核、芡实、甜瓜、水稻、棒草、楝树果实等......
<正>肖宇:宋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南方文物》的专访,首先向您介绍一下此次访谈的缘起。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学术史传统,《史记......
采集了上海广富林遗址生土层和各文化层的样品,通过考古遗存和植硅体化石的系统研究,划分了4个植硅体组合带,并根据同层位出现的水......
<正>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遗址从发现到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其间,考古专家多次进行了挖掘与勘察。最新发掘成果证明:"广富林遗存是......
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
《考工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遗址星罗棋布,开端于对1935年金山戚家墩遗址的田野考古,打开了上海历史踪迹......
<正>"历史痕迹不局限于文物、建筑,生活痕迹亦承载着文化传承的意义。广富林延续了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断层,是具有独特地方......
我自从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参加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博物馆的工作开始,就一直活跃在文物考古工作的第一线,曾多次参加上海各......
人地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程度,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
<正>从1843年开埠以来,在150余年的震荡发展中,上海从一个濒海的普通县城,演变成一个国际性的贸易金融中心和文化交流胜地。然而,......
人类历史在世界各个区域几乎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石器时代,但由于各地区石器原料的不同,其他矿物资源使用的不同,经济、社会和艺术......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经过多次野外发掘工作的开展.对良渚文化晚期遗存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为良渚文化分期补充了很多新的材料。......
4000年前的上海早期移民怎么生活?广富林文化遗址或许能揭开谜底。作为“松江新城世博主题实践区”的重大项目,广富林项目总体上尚处......
广富林遗址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12年山东大学发掘区部分发现的史前遗存从良渚文化时期一直持续到广富林......
自从良渚文化年代的下限得到基本确认以来[1],关于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年代缺环就一直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探索的一......
广富林文化是近年来环太湖地区新发现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年代介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广富林文化得名于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广富......
<正>考古重建人类遥远的过去,文物传承城市悠久的文脉。申城6000多平方公里地域上的考古文物充分证明,上海不仅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
<正> 本章就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遗物,对推定具有农具机能的遗物,依类进行商讨。①耕作具A骨耜骨耜在属河姆渡文化的河......
湿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其特殊的环境对于保存环境信息和考古资料,尤其是植物资料十分有利。通......
长江下游地处我国南方和北方交接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南北方文化相互交汇、融合和碰撞的重要区域。该区域史前考古学文化极为复杂,经......
广富林,原称皇甫林、广福林,位于松江城西北6公里,辰山塘东岸。广富林地区地处上海市松江大学城,古代属于华亭谷范畴,孕育了灿烂的广富......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研究部自1999年以来对松江区广富林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现了良渚文化遗存和广富林遗存。发掘有良渚文......
<正>1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貌作为文化遗址公园内一个独立的项目,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置于同一个地块中颇有意思。对于一个大区......
<正>十年磨一剑,上海广富林遗址,终于可以与大家见面了。上海广富林遗址,在素有"上海之根"之称的松江。它位于松江城西北6公里,辰......
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500年,其铸造经历了陶范法和失蜡法两种工艺。本文试通过对上海广富林遗址出土的一件吴......
近几十年来,古代人群的食谱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技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际科技考古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前沿性课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