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准备相关论文
国内外法律院校公认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太原师范学院法律系两次......
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上一直在努力尝试,其多项改革在司法界激起层层涟漪:“书记员单序列管理”、“法官助理制......
司法容易守成,维护现有社会的安定性,使其改革较为困难,现司法改革的热点主要有:针对案多人少的繁简分流,法院管理扁平化,实质庭审......
庭前会议被定位成庭前审查与庭审的过渡程序,根据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主持法官在庭前会议应尽可能解决程序问题,整理实体问题,而庭......
作者简介:叶霜(1988-),女,重庆人,四川大学法学院诉讼法方向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摘要】日本刑诉法通过详细而完......
庭前准备程序是审判活动得以公正、高效进行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存在诸多不足,尽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庭......
庭审实质化是贯彻“以审判为中心”,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的里程碑。然而,基于制度规范的庭审实质化改革必然存在机制冲突。若不能化解庭......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庭前会议程序,有助于提高法庭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刑事诉讼程序的精细和科学。由于《刑事诉讼法......
模拟法庭教学是法学类课程教改的重要内容。成人在职学习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在适当的时期进行,营造逼真的环境氛围。协调学员差异搭配......
刑事传闻规则作为起源于英美法系的一项证据规则,对于发现真实、保障被告权利具有重大作用。我国要引入刑事传闻规则需对相关配套制......
我国2012年修改《民事诉讼法》,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开始实施。该法律和司法解释的亮点都有庭前准备,而庭前会议作为完成......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设立了庭前会议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应将庭前会议制度定位于庭前准备程序,明晰该制度的功能、适用范围、主要解决的......
简易程序中重复开庭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重复开庭的随意化淡化了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区别,滋生了法官滥用程序裁量权的土......
2012年刑事诉讼法重新确立了全案移送制度,这表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目标向着更为务实的方向调整。但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并未......
在观摩河南省检察机关近年来120余场鉴定人出庭模拟赛及部分实际出庭的基础上,从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角度,对庭前准备和作......
庭前会议作为庭前准备程序,自2012年实施以来,实践效果已逐渐偏离立法预期,表现为"二元化"现象。在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语境中,以"......
我国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改革 ,必须首先解决相应的理论问题 ,包括对庭前准备程序充分与否、证据应否限期提出、法院在庭前准备......
在行政诉讼中实行庭审中心主义对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完善行政审判特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起诉方式、公诉审查与庭前准备程序作为庭前程序系统三要素密切相关,其中任何要素的变革都将对其它要素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
模拟法庭教学有助于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留出专门时间,对相应......
在美国,出庭作证是警察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被告人权利宪法保障的必然要求。只要法庭审理案件有需要,警察出庭作证是当然的和必须......
庭前准备是开庭审理的必经阶段。如何做好庭前准备,如何调整庭前准备与正式开庭审理的关系,使庭前准备程序能够提高整个诉讼活动的......
在电子科学技术日渐发达和不断完善的条件下,证据信息化的趋势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给诉讼中法庭对证据的庭审调查带来了新的议......
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审判实践中,庭前准备程序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使庭前准备错位至庭审中,庭......
<正>出庭公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是对办案质量的综合检验。出庭公诉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不仅......
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公诉工作会议提出"着重提高出庭支持公诉能力",社会各界对出庭公诉案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庭前准备工作、......
我国此次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增加了庭前会议制度,该制度是此次《解释》的亮点之一,对提高我国民事诉讼效率和审判质量具有极其重要......
<正>修改后刑诉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作了专门性规定,其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
刑事审判庭前会议是在审判前召集的庭审准备会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新增了庭前会议制度,至此,中国特色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形成了它......
2012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事诉讼法》)获得通过,其中第184条第二款规定了“庭前会议制度”。《最高人民......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公诉方式存在的严重缺陷,在未来的修法过程中,起诉状一本主义理应成为我们理智选择的方向。但修法应贯彻系统的理......
在庭前卷宗移送方式上,我国刑事诉讼经历了全案移送主义——主要证据复印件主义——全案移送主义的改革轮回。我国法律界一直将全......
<正> 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发展,我国法院的诉讼模式已由过去的强职权主义逐步过渡到当事人主义。 “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
刑事庭前程序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诉讼程序,它指的是刑事公诉案件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后到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之前,参与诉讼的机关......
我国刑事庭前准备程序一直附属于正式的审判程序,为法学界及实务界所忽视。虽然新《刑事诉讼法》在该阶段增加了庭前会议制度,但是......
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庭前准备程序进行了完善,强调了当事人的参与性,确立并完善了“中国式”庭前会议制度,适度吸收并借鉴......
2012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对庭前会议制度进行了规定,该法第182条第2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