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尚书事相关论文
本文认为,匈奴汉国中央官制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中央官职以三公为核心,三公不仅职高权重,而且参与国政。二是录尚书事在三公制转变......
早有宏图大志的慕容垂岂肯永久归附于他人?趁这个难得的机会,他悄悄地拉走了自己的队伍,以图复国。
Murong dying as ambitious a......
北魏孝文帝兰台留佳绩李喜林我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71-499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了官员俸禄制、均田制、租庸......
学界过去在研究"录尚书事"时,一般笼统地将它视为官,并未看清它的本质。从南齐王俭的奏议中可以发现,"录尚书事"无品秩,有本官,有......
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光武帝刘秀一次盛宴款待内戚,宴会进行到高潮,皇室宗亲的诸位贵夫人,在向光武帝进酒时,纷纷称道赵熹......
<正>此墓志最早见于《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为开卷第一件墓志,出土时间、地点均不详,颇吸引读者眼球。志文如下:大魏故银青光禄......
<正>西晋八王之乱,照旧史家的说法,自惠帝水平(元康)元年以迄光熙元年(291~306),首尾凡16年;按其实际发生,则主要集中在永康二年至......
东汉惩西汉晚年外戚和大臣的擅权,便提高尚书的政治地位。作为东汉尚书台名誉领袖的录尚书事,并不能象西汉尚书系统的实际领袖领尚书......
一、宰相的概念“宰相”一词,在中国古代一直不是正式的官职名称(除了辽朝),而只是丞相等执政官员的通称。那么,宰相的含义是什么?一言以......
唐代史家杜佑在《通典》中有后魏“尤重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则侍中为枢密之任”之说,后世史家因之而推演出“后魏政归门下”、“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