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制相关论文
自1873年日本开始施行征兵制以来,日本军部逐渐构建起一套有别于内务省体系、属于军部的国民“统制”机制.军部在明治时期,通过强......
据考,“伍”字最早为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而古代户籍制度也是五家编为一伍。征兵时,五户......
[内容摘要] 以国民皆兵为原则的征兵制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存在与发展的制度基础。但在明治维新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受中高等教......
1928年,北伐初定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征兵制方案,意图借征兵推动裁兵.编遣会议迅速流产与内战再起,使得以裁兵为目标的征兵口号被......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征兵制,希望以此补充兵源,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但在全面抗战期间,征兵制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国军役政腐败事......
本文主要论述了晚清兵制(兵役)变革思想转型及实践,选择了传统“民兵”制在晚清社会的转变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说明近代中国军......
本文所讨论的是西方历史上不同的募兵制度与国家道德、政治以及财政等义务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会影响到国家发动战争的能力.中世纪......
建安年间,募兵逐渐取代义务兵成为军队的主要成分.世兵制度,就是把召募来的职业兵(包括受降和收编的军队),另立户籍,以其家属集中......
西方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对西方国家征募制度的改革起到了决定作用。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征兵制与募兵制哪个制度更具优势,如何选......
辛亥革命首先发难于南方新军并迅速得到各地响应,与革命党人在新军中成功地进行宣传鼓动密不可分。而不少新军统帅对革命默认、容......
近代国民形成的首要条件是要使民众从对家族和地域的认同,上升转变为对“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认同。近代日本民众对国家认同经历......
武昌起义后,新军第九镇率先打响南京城的光复之战,这与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的投诚革命是分不开的。徐绍桢作为清政府的统兵之将高举起......
1973年,美国终结了延续33年的征兵制,转为实行志愿兵役制。促成这场兵役制变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这场变革的......
清末徐绍桢任新军第九镇统制时,上奏清廷论述实行征兵制的好处,并率先在第九镇推行,使第九镇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为提高,号称“南洋劲......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征兵的推行弊端丛生,广受社会诟病。在导致征兵制推行弊失的众多原因中。日寇的疯狂进攻造成中国大量兵员的需求、......
日本帝国主义强制推行的征兵制,给当时东北朝鲜族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战争相持不下,以及战线不断扩大,使得日本帝国主义在军力......
学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发生于1873年的征兵制改革,是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实现“富国强兵”并完成军事近代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近代日本“国民皆兵”体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是政治、军事制度的基础。军事制度不仅受到土地制度的制约,而且对土地制度也有一定的反......
<正> 史载,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初罢郡国都尉官”。建武七年,又下诏“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
本文论述了公民兵制产生的历史条件,东方各国未出现完善公民兵制的原因以及罗马共和国军事制度史中有关兵役制度的主要问题:罗马公民......
<正> 汉代兵制的变化除体现在征兵制逐渐为募兵制所取代外,刑徒兵的大量使用,并由临时性征发演变为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不容忽视的一......
秦汉时期的军制有许多开创性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确立了以中央直辖军为主体的武装力量;实行以征、募为重点的兵役制度;开创了以军......
抗战时期,为扩大兵源,及时补充战场损耗,国民政府正式推行酝酿已久的征兵制。这种全新的兵役制度为抗战奠定了兵源基础,在中国军制......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 ,面对巨大的民族灾难 ,国民政府便以紧急命令方式 ,通令全国实行征兵制 ,废除募兵制。为了防止征兵过程中弊端的......
日本近代军制的确立及近代化军队的形成始于明治初期的军制改革。首任兵部大辅大村益次郎在明治初期的军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
<正>兵役——一种为国家尽义务的形式,即公民依法在武装力量中履行的兵役义务,主要包括公民服现役、预备役,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
<正> 募兵制是明代的重要军制。但多年来,在明史研究中,对这一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本文对此问题试作初步探讨。一、卫所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