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制相关论文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具有长期维系、不断重建的国家韧性.这种国家韧性并不是制度僵化停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历史发展中......
摘要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该问题的考证上,本篇文章既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又根据恩格斯、汤因比等历史学家......
肖立军教授致力于明代军制研究,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省镇营兵制研究”。其新著《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一书,于......
据考,“伍”字最早为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而古代户籍制度也是五家编为一伍。征兵时,五户......
概括能力是高考历史主观题(含材料解析题、开放性试题和综合题)考查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据统计,2016年全国卷三套试题中“概括......
明朝安徽祁门人汪寄佛的“户帖”,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距今已有600多年。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
关键词:宋代;效用兵;兵制 中图分類号:K24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116 — 04 一、前言 ......
[摘 要]学界以1901年编练巡警軍的上谕为清政府创办警察的起点,实则巡警军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警察。它源于晚清的兵制变革与治安观念......
究竟是制度可靠还是入可靠?在已经达成共识的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可笑。但凡事都有例外,从制度上讲,秦制是较好的,但不及三世而......
唐蒙回答说:“贵国乃我朝臣属国,有难之时,天子理当出手援救。”
赵昧问:“不知皇上对我等臣子有何旨意。”
唐蒙回答说:“皇上......
《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其意:以正兵合战,以奇兵制胜。所谓正,是指正规的正面迎敌等战;所谓的奇是指灵活运用出......
为进一步推动关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研究进程,正确看待和把握辽金两朝在我国古代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本文将通过针对王曾......
从乐山出发,车行六十公里,便到了位于犍为东北的古镇罗城.到罗城,仿佛走进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存留着远古的气息和色彩.青灰,......
上册(必修本)第一章第一节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其中涉及的官职较多,有总督、巡抚、提督、总兵、......
以闻里为单位的编户制度影响了中国城市发展历史中的居住区形态,宋以前的间里或里坊都被封闭的墙垣围合.封闭闻里的形成发展具有深......
宋代采用“文官治国”,虽然中央牢牢控制了地方,但军队战斗力大大减弱.同时日益变形的两税制在战事不断的时期逐渐加重了农业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兵制的改变源于战争形式的升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方法,研究发现:萌芽状态的武术与当时军事活动保持着高......
晚清以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均发生剧烈且深刻的变化。清政权的军队亦出现新的变化与转型,主要表现为经制军队八旗、绿营渐......
近代以来,尚武精神词义泛化,对当今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造成消极影响。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结合尚武精神与教育、武术的近代关......
“卫所”是明代军队的基层织组。洪武时,济宁设有济宁卫、济宁左卫和兖州鲁王府护卫。景泰元年,济宁左卫调往临清,改称临清卫,而屯田和......
诸城文化馆征集到的一方元帅监军印被误定为农民军李全的遗物,成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不符合史实的.从对金国兵制以及李全一生行事......
宋代漏泽园制度的成因和渊源,学界已有涉及,但尚无系统论述。从现有考古和文献材料看,漏泽园制度的成因和渊源比较复杂。其中,宋代的特......
本文通过分析蜀国的人口和兵制,重新核算出各个时期蜀国的兵力总数,据此对卢华语同志提出的蜀国兵力有50万的结论提出质疑.......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在组织、管理、使用、发展和储备军事力量的活动中形成的一整套制度。文章主要介绍唐代前期兵......
王韬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改革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军事改革思想涵括了兵制、军队建设、军事人......
由天津师范大学肖立军教授撰写的专著——《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作为“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研究丛书”(主编为南开大学历史学......
唐代兵制由府兵制逐渐向募兵制过渡,征人的衣物供给由自备逐渐转变为官给,征衣供给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减弱征衣本身所寄寓的情感。征......
兵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拥有当时世界上一支数量最庞大的常备军。由于原本驻守在作战范围的清军......
明代都司掌一方军政,在福建有福建都司和行都司并存,行都司又于万历年间被裁撤,二者皆属特例,关于其原因,目前尚未有细致的分析。......
《广南府志》卷之三兵防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广南地控南交。边防尤宜亟讲。我朝圣圣相承,德威远播,外藩服化畏神,愚尝见保乐州致......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为报父、祖之仇,以遗甲十三副起兵。自此以后,东北的女真——满族经历了极为迅速的发展过程,在连绵不......
宋初惩唐末、五代之弊,以维制思想立一代兵制和官制,从而在政治制度上为宋初构筑了维制的政治格局,重建国家和社会的秩序,促进官僚......
《金朝军制》是迄今为止有关金朝军事制度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 ,其学术价值应充分肯定 ,但此书也存在不足之处。 2 0世纪的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