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古植物化石相关论文
依据富阳新店剖面唐家坞组和西湖组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笔者提出唐家坞组时代应为中志留世(温洛克期),西湖组时代应为晚泥盆世晚期......
我是研究地球历史的,在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中,由猿人进化到现代人的历史是300万年,在这300万年中,人类有没有被“完全处于毁灭......
1982年笔者在云南昆明市西北22km 处的二村剖面采到一批奥陶纪微古植物化石,其中在红石崖组上部灰绿色砂质页岩中发现了一些形态奇......
观音桥志留纪剖面,位于四川省与贵州省交界的四川省境内的川黔公路上。剖面地点距四川綦江县90km,距贵州桐梓县15km。从观音桥村沿......
当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古生物工作者十分重视研究古老的微植物化石,特别对于晚元古代及早古生代的微古植物化石的研究,取得了显著......
罗圈组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内,其层位介于寒武系与晚前寒武系之间。罗圈组的冰碛成因,首先是杨志坚在一九五八年提出的,其后刘长安,......
四川峨眉高桥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构造简单,沉积连续,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重要剖面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
滇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磷矿资源基地。长期以来,对本区磷矿成因曾有多种观点,但由于未发现大量藻类和微古植物化石,因而有关生物......
对罗定南部时代和划分有争议的一套绿片岩相变质地层进行了研究,大量的野外观察表明,前人所划分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实际上为同一时代......
江西中部在元古代神山群黑色千枚岩之上,早震旦世古家组砾岩或含砾千枚岩之下,有一套以火山碎屑岩夹酸性火山熔岩为主的地层。这套地......
烟台地区分布有大面积元古代地层,其中粉子山群和蓬莱群微体古生物化石具典型性。本文通过对化石分布特征和规律的研究,确定出保护......
甘肃北山窑洞努如地区分布着一套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石英岩的组合,前人1:25万马鬃山幅区调报告中命名为窑......
阿尔泰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呈北西-南东向横跨中、俄、哈、蒙四国.长期以来,阿尔泰造山带是否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浙东沿海中生代火山岩系十分发育,分布极广,在大片火山岩系覆盖的永嘉市枫林镇附近出露一套浅变质沉积地层,由于缺乏生物化石依据,......
最近,广西石油地质大队区调分队在广西大瑶山南段,开展1:5万区调,测制厂桂平县古泉寒武系剖面,属原水口群黄洞口组。岩石为复理石......
文章论述了安徽歙县浅变质岩系微古植物化石的产出特点(计有27属40种)和它的时代意义,分析研究了西村组和昌溪组的优势属,分别为Leiomi......
在浙东沿海大片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的永嘉县枫林镇附近、地层时代原定为上侏罗统茶湾组(J3c)或下白垩统馆头组(K1g)的一套沉积地层中,首次发现......
安徽区域地质调查所大别山变质带专题组,于1992年11月至12月期间,首次在原311队所称的宿松群大新屋组与柳坪组之间发现微古植物化......
在云浮县城西南崩坑村石英片岩所夹的灰黑色千枚岩和罗定围底圩东南云袍村附近的灰黑色千枚岩中,新获得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计有20属......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海南岛万宁发现一些寒武--奥陶纪的微古植物化石,结合上覆、下伏地层分别为志留系、寒武系的总的层序特点,在该......
粤东北的梅县、兴宁、蕉岭一带前泥盆纪地层出露较广,自下而上划分为楼子坝组、南岩组、黄连组和林田组。除南岩组外,其余各地层单位......
在辽西阜新北部原建平群大理岩系中发现了大量的微古植物化石,经鉴定有5个属,其组合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些微古植物化石的发现为确定这......
本文论述了安徽歙县伏川蛇绿岩带发现的微古植物化石(计有15属19种)和它的时代意义,经统计优势属有:Leiominuseula,Leiofusa,Asper......
对罗定南部时代和划分有争议的一套绿片岩相变质地层进行了研究,大量的野外观察表明,前人所划分时代的地层实际上为同一朝代,连续沉积......
在南秦岭西段文县北部三河口地区,古生代浅变质沉积岩系三河口群分布广泛,前人将其划分为桥头组、屯寨组和洋汤寨组.在其中部的屯......
1∶25万兰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在白银地区的皋兰岩群内采获到以球形藻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其组合面貌特征明显,广泛见于我国长......
在辽西阜新北部原建平群大理岩系中发现了大量的微古植物化石,经鉴定有5个属,其组合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些微古植物化石的发现为确定这......
通过1∶5万区调工作,初步查明原万保沟群4个组间均以断层(韧性剪切带)为界面,在空间上呈条带状构造岩片态势展布。经填图发现该群......
<正> 一、前言 《鲁东地区蓬莱群、粉子山群的研究》,是地质矿产部1980地技字235号文下达的《中国晚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项目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