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泥盆世相关论文
北山造山带处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研究其岩浆事件对于推演中亚造山带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甘肃北山南带的双鹰山-花牛山岛弧......
古土壤是过去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形成时期的古气候信息。古土壤中黏土矿物的形成对古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成为研究古气候的一个重......
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洋生物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和三次大辐射,其中包括著名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生物......
内蒙古乌兰乌台花岗闪长岩位于兴蒙造山系内蒙古中部弧盆系锡林浩特岩浆弧中段.为探讨其成因类型和构造背景,开展了1:50000区域地......
四射珊瑚是一类已绝灭的古生代珊瑚,其地质历程是从4.8亿年前的中奥陶世一直延续到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这类珊瑚的外壁上常常长......
(一) 多年来,在两北地区发现了不少泥盆纪植物化石。虽然对其正式研究报道的还不多,但积累的资料已相当丰富。这些化石所代表的植......
湘东赣西晚泥盆世地层划分,其中包括翻下段铁矿层位对比,长期以来看法不一。1936年,高平、徐克勤在江西萍乡铁矿调查时,把中、上......
作者根据晚泥盆世在地层中喇叭孔珊瑚在宿主腕足动物壳体上的生长方向、位置及其它状态等的具体分析,判断两者是生前共生还是死后......
过去15年中,我国的化石两柄类和有鳞类研究取得了加速进展。共报道了16种两栖类和22种有鳞类,其中15种两栖类和11种有鳞类为新种,......
内蒙古北山地区位于我国西部边陲,研究区位于百合山-蓬勃山蛇绿岩带南侧,区内岩浆活动具有演化时间长、岩石类型复杂、构造背景多......
广西的晚泥盆世地层层序完整,含有丰富的牙形石、介形虫、有孔虫等微体化石,是研究晚泥盆世古生物的理想地区。本论文研究区位于南......
塔里木盆地是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晚泥盆世是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钦州地区硅质岩对于恢复钦防海槽的演化史及其地球历史上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的D-C生物灭绝事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晚泥盆......
生物集群灭绝后,大多数地区变成一个没有或缺乏生态系统的“生态裸地”.研究率先进入这一“生态裸地”的先驱生物和在这一“生态裸......
阿拉善地块构造属性非常特殊,其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与周围主要板块之间的关系近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项目通过对阿拉善地块南缘......
西准噶尔塔克台高原周围一套碎屑岩地层曾被划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洪古勒楞组的晚出异名),但其岩性组合、沉积环境与化石面貌均......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和产油层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勘探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现已认识到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
伊宁地块是西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广泛出露晚古生代火山岩浆岩和沉积建造,对剖析该地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地......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分布的和布克河组已被证明是洪古勒楞组的晚出异名,本文在西准噶尔克拉赛勒克山原划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的......
东天山大南湖岛弧带分布有大量的中酸性侵入体,克孜尔卡拉萨依岩体位于大南湖岛弧带中部,岩石类型主要由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
本文系统研究了长江下游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和安徽)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孢子50属150余种。根据孢子在地层中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建立了......
依据英吉沙县卡拉巴西塔克山新发现的牙形石化石,结合所发现的腕足、珊瑚等化石,认为库山河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法门阶中晚期.其生......
通过对达达肯乌拉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牦牛山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显示牦牛山组火山岩岩相学为安山岩、凝......
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及测试分析发现,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哈日化地区的花岗岩体,具有高硅、铝、富碱而贫钙、镁的特征;且稀土总......
在东准噶尔二台地区纳尔曼德山一带一套海相火山岩建造夹少量陆源碎屑岩地层中首次发现晚泥盆世菊石类Kosmoclymenia cf.tabulata ......
缺氧条件是形成和保存优质烃源岩的重要条件。古氧相的研究对查明海相优质烃源岩时空分布、恢复地史时期古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讨论晚古生代木本石松植物圆印木属Cyclostigma命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4个方面:1)圆印木属的合格发表和作者引证;2)圆印木属的异......
位于我国湖南省冷水江地区锡矿山矿区的老江冲剖面为发育良好的浅水台地相沉积,出露著名的上泥盆统弗拉斯—法门阶(Fr/Fa)界线,多年的......
桂西南锰矿赋存于上泥盆统五指山组中段,产锰矿三层,大多由锰质豆鲕粒组成。笔者研究了下雷锰矿床的锰质豆鲕粒,按其形态、结构构......
牙形石掌鳞刺属Palmatolepis齿台结构和形态随时间演替,由近正三角形向长三角形、长菱形演化,在F/F界线附近受地质事件的影响而中......
广西桂北地区晚泥盆世地层以出露范围广、沉积厚度大、古生物化石丰富而著称。近期在1:5万区调工作中,在桂北融水县南部发现存在深水......
新疆南部莎车县奇自拉夫组产孢子24属56种(含10新种),可分为两个孢子组合带:即:Leiotriletes microthelis-Punctatisporite irrasus(MI)带和Apiculiretussispora rasissima-Retispora lepidophyta(RL)带。RL带又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亚带,即下部的Retispora lepidophyta-Ancyro......
本文描述的中三叠世拉丁晚期放射虫Spongoserrula rarauana动物群产于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西金乌兰湖北蛇形沟,包括8属,12种,2未定种,......
腕足动物Yunnanella和 Nayunnella两属在我国分布很广,是晚泥盆世法门期重要的带化石之一。由于命名等问题,迄今,这两属的使用在国内......
河口湾具有特定的环境条件和沉积组成,其遗迹化石具有半咸水沉积的遗迹群落特征.描述和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4井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
通过对保存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弓石燕类模式标本(由葛利普最早研究)的再研究,作者认为,Sinospirifer Grabau, 1931仍是一个......
黔南独山地区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后,遗迹化石的出现早于其它化石。描述产于独山地区晚泥盆世法门期早期的......
晚泥盆世弗拉期末F-F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珊瑚以及许多浅海底栖生物灭绝,几乎整个法门期珊瑚群都处于残存阶段,华南地区目前只在湖南......
弗拉期是了解泥盆纪弗拉-法门灭绝事件之前古代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关键阶段。贵州南部的独山地区因其所具有的完整层序及丰富的底栖......
塔里木盆地北部草2井东河塘组产丰富的、保存完好的孢子化石,计37属73种,据此建立Apiculire-tusispora hunanensis-Ancyrospora furcula(HF)孢子组合带。对一些孢子的已知地质分布记录及其与西......
研究的底栖介形类化石采自湖南锡矿山剖面晚泥盆世地层,共30属61种,含1新属,2未定属,13新种和20未定种。在晚泥盆世F/F生物集群灭绝事件......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5个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
利用野外实测剖面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和对比、构造格局研究以及早中泥盆世研究基础上,从点—线—面的沉积相分析入手,将晚......
【正】植物被称为"地球的绿色斗篷",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调节着地球的体温,构成了整个地球生物链的基础。然而在地球长达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