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介入治疗相关论文
心脏需要精神疗法 高润霖: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 心脏病往往是突然发作,因此,很多人认为心脏病是不可预防的,这......
目的:通过实施检验,分析经介入治疗之后的并发症针对护理有效措施.方法: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作为检验周期,病例来源为在我院接受......
中国每年新出生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约15万例.自从1984年在中国开展首例CHD介入治疗以来,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国产器材的应用及......
经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申请,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批准,“2014年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2014 CCSC)”准备于2014年6月12~15日在......
房间隔缺损( ASD)与室间隔缺损( 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对其的诊断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于传统的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诊断结果直接影......
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的开发,器材的研制及介入治疗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大大丰富了介入心脏病学。由于介......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广泛开展[1].2009年9月以来,我们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
先生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以往采用开胸的方法治疗,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
目的探讨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取心理疏导与支持疗法,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心理反应.结果 109例......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胚胎发育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一组出生缺陷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年来经股动脉导管治疗先天性心......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随着临床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工作的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2005年以来,我......
1999年10月-2005年12月,我们对16例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
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们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22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活动。先天性心脏病介......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技术,不用开胸及体外循环,术后恢复快,痛苦少,很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目前在国内已广泛开展。患儿往往不能配合,需......
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随着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又迎来许多新的进展。......
我国每年有15—20万的新生儿患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的发......
目的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30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13例,房间隔缺损(ASD)1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MVSD)3例,......
心脏介入手术是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应用极为普遍,技术比较成熟,主要包括冠脉造影、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射频消......
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改进,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以往需通过开胸手术......
经导管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是近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热点之一。随着VSD封堵器械的改进,其安全性不断提高,在临床上得到......
2009年11月我院收治1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我国心血管介入诊疗发展快、潜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亟需规范也是业界的共识。规范化的过程任重道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前在科学......
近年来,我国每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逐年增加,同时,临床上发现与介入相关的并发症时有发生,其中以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及浓血较常见......
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成功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O)患者398例,对其中21例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