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间隔缺损相关论文
运用连续波多普勒压差法与心导管技术对75例(85例次)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进行同步测量,结果显示30例三尖瓣返流最大压差(TRPG)的多晋......
报告107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随访结果:27例自然闭合,年龄以1岁半~3岁居多,且为嵴下型和肌部缺损。单纯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依据是:(l)......
应用二维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 D-CFM)检查800例、863例次室间隔缺损(VSD)。结果:单纯性VSD561例,复合畸形中的VSD 239例。单纯性VSD......
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84年4月至1988年10月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409例(其中350例手术,59例未手术),如何根据患儿病情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正......
报道完全性房室隔缺损12例,他们的诊断由尸检(5例)、手术(1例)、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2例)和仅超声心动图证实(4例)。年龄1天~6岁。主要症......
目的:介绍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在诊断及手术处理方面的特殊性.方法:总结我院1986~1997年11年间,共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
目的探讨左心室右心房通道(LVRAC)不同类型的二维超声征象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及三尖瓣反流与LVRAC的鉴别要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
介入治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方法.该文系统阐述了先天性心脏病VSD介入治疗的发展过程,并就介......
目的 回顾总结我院近3年采用大动脉转换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采用大动脉转......
目的 探讨应用单向活瓣补片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向活瓣补片对38例伴......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合并完全房室间隔缺损(TOF-AVSD)心内矫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1985年1月至2004年10月,TOF-AVSD心内矫治术16......
房间隔缺损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心病的10%~15%。自1997年Amplatzer封堵器应用于临床以来,介入治疗由于其确切的......
目的 总结单心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自1984年8月至2004年8月共手术治疗单心房患者33例.其中3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中,缝合其后下缘危险区时,直接从边缘进针与传统的超越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方法选取1984年5月至19......
目的 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经验.方法 112例病儿,≤6个月43例(38%,X组),>6个月69例(62%,Y组).85例行心导管检查.......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全组108例,年龄4~96(24.5±16.8)个月,......
目的 建立胎儿房室瓣附着点位置差异(mitril valve-tricuspid valve distance,MTD)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评价MTD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病的......
期刊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TCASD)在治疗房间隔缺损(ASD)中已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筛选适应证和准确安置封堵器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目的 探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行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进行随访分析.通过超声心......
患儿,女,12岁。出生后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随后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室间隔缺损(VSD)。随着年龄增长,凡剧烈活动后有气短、乏力症状,......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注意术前病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术后临床监测监护措施,合理有效应用药物,保证重要......
目的:总结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83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搏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4例房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
患者女,30岁。以"晕厥待查"入院。自幼发现先天性心脏病,1997年于生育后出现乏力症状,外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右位心",行......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图(VFM)技术,分析房间隔缺损的分流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例Ⅱ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VFM技术......
目的探讨低体重、畸形复杂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矫治术的麻醉管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33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脏停跳或不停跳对血清IL-6、IL-8影响. 方法 20例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n=10):A组在常规......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为较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缩窄段多位于主动脉峡部,通常分为导管前型和导管后型,常合并心内畸形,包括动脉导管未......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
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并取得确切疗效。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介入封堵术具有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的......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选择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适应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VSD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5~43岁,平均(1......
目的随着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Heart Septal Defects,HSD)封堵术在国内的广......
目的探讨肺动脉与主动脉环部内径比值法(PA/Ao)评估肺动脉压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42例心间隔缺损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主动脉......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室局部容积与功能。方法对36例ASD患者行三维容积成像,应用4D RVQ测......
经导管成功封堵继发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报道已有25年,我国在1995年开始引进该技术,1997年Amplatzer封堵器......
期刊
目的:比较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心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方法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TCASD)在治疗房间隔缺损(ASD)中已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筛选适应证和准确安置封堵器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正> 我科自1980年6月至1993年6月共手术治疗单纯继发孔房缺148例,在停机后发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12例,发生率为8.65%,全部治愈。现......
<正> 患者,女,9岁,住院号,315632因生后出现波动性黄疸并发现心脏杂音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收入院。体查:体格智力发育正常,皮......
本文报告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诊断房室间隔缺损54例,手术证实15例。结果表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房室间......
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10例室缺患儿测定了心输出量(CO),其结果与心导管Fick氏法所获资料良好相关(r=0.71 P<0.05)。同时,对134名7......
目的 :观察经导管堵闭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疗效。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心导管检查诊断为ASD ,从股静脉插入球......
目的:总结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11例CAVSD患者.年龄3个月-28岁,Rastelli分型中A型6例,B型2例,C型1例,过渡型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