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观察相关论文
‘秋霞红’是从北美枫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种子实生后代中筛选出来的新品种,10月上旬叶色始红并逐渐加深。它气候适应性强......
1选育过程2002年我站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草莓试验园引种卡姆罗莎(Camarosa)组培原种苗。经过多年品种性状观察、对比,综合性状......
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闽台园艺研究中心自2001年开始从事国内水仙花种质资源收集和国外水仙花品种引种驯化研究,现保育有国内水......
近几年来,在涉及大棚西瓜田间技术事故、品种纯度等鉴定工作上,我们切实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广泛深入田间进行西瓜生态性状观察、......
目的 研究表明配方奶粉中的棕榈油代谢时产生游离的棕榈酸,易与肠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钙皂,导致大便变硬,引起喂养儿便......
‘早玫瑰’葡萄又名‘早凤凰’‘超早娜’,是山东省平度市红旗园艺场1996年在‘玫瑰香’葡萄园中发现的早熟芽变单株。2002年引入......
胃肠道疾病为夏秋季节的常见多发病.患者多以腹痛腹泻而就诊.几乎所有患者的病因都要从粪检结果中得出.因此,我们对99年6~10月份来......
1988年开始在浙江长兴梅产区进行实生梅选种工作.经15年初选、复选、子代性状观察、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从中选出果梅新品种美林红......
通过对大果型灵武长枣2号高接换种后的主要性状观察,结果表明:嫁接口愈合良好,无异常现象;枣头枝营养生长正常,枣头枝、二次枝生长量符......
玉米远距离引进制种,存在较大的风险,必须科学引种,合理栽培,加强管理,现就玉米远距离异地制种应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谈谈看法。1坚持......
为了研究法国优质小麦的品种特性,探讨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试验以引进的112份法国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太原秋播种植,调查了主要农艺性......
【导读】2012—2015年,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引进国内外优新梨品种53个,采取早春高接换种、次年结果观察的方式进行性状观察,目前已经筛......
着重对7种番茄种质的重要经济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记载与评价.这些性状包括番茄直立性、茎面光滑度、果实形状、果肉颜色、果皮颜......
在介绍优质早熟李新品种大石早生品种特性的基础上,从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其栽培技术......
南四泡桐1号为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同源四倍体南方泡桐新品种。自2008年以来,组织培养苗通过炼苗、移栽和移栽后管理等措施定植于河......
通过对围内外数百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性状观察和综合分析,应用性状互补原理,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选育的育种中间材料驻81043作......
'美林黄'系从实生梅中选育出的果梅新品种,表现为基枝上布满短枝,树冠紧凑,早果,丰产稳产,果熟前不易落果.果实适于加工供......
‘红丹脆枣’是枣庄脆枣的变异品种,肉质酥脆,浓甜多汗。为扩大发展,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栽培技术、促花措施以及病虫......
摘要 对宿迁地区4个梨树主栽品种进行性状观察,包括生长势、树形修剪与结果枝特点、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丰......
勃玉1号是由勃利县广视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优质抗病中早熟玉米新品种,于201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选......
美夏40是日本选育的葡萄品种,2008年笔者进行了试验栽植。通过3年性状观察,该品种成熟期早,单粒重11-1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萌芽率高,......
2000年引进美国扁桃品种All-in-one genetic semi-dwarf的嫁接苗,定植于河南南阳卧龙区,通过5a(年)的引种观察,该品种原种嫁接苗在河南......
该文以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元林核桃”为试验材料,以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香玲核桃为对照采取定点调查与系统观察相结合......
近二十年来,花卉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种植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兰花是排名一品红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花卉产业,蝴蝶兰是产......
目的:验证选育出的潞党参四倍体株系LDSS-5号的优良特性,以期解决生产中产量低和抗逆性差的问题。方法:以不同的方法繁殖四倍体株......
湖南省靖州县是全国杨梅主产区之一,所产木洞杨梅以果大、色艳、味美而闻名全国,到2004年底,全县杨梅栽培面积已达到1635hm^2,总产7500......
狭胸(narrow breast,nb)是家蚕少数几个体型突变种之一,其表型为胸部狭小,位于19号染色体的31.2位点,该突变为自然隐性突变。到目......
近年 ,我省荔枝生产发展迅速 ,目前全省荔枝种植面积已超过 3 2万hm2 ,产量也不断增加 ,1 999年达 80万t,但很不稳定 ,仍存在较多隐患......
几年来,协作组通过人工培养水稻离体花药,曾诱导出4,500余管(丛)绿色花粉植株(移栽成活约3,000余管),其中约有2,000个花粉植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