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形势相关论文
进入抗日战争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与持久抗战的需要,迅速培养大批既有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德才兼备干部的任务,提到......
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共21人到达延安,7月部分外国记者去晋西北等地继续访问。此后他们各自撰写了新闻、通讯和书籍等。记......
1938年9月,在欧洲进行民间外交的胡适被任命为驻美大使。使美任内,胡适通过频繁的讲演打消美国朝野置身于战争之外的孤立主义情结,并......
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腥风血雨, 也很少能读懂“悲壮”的真实含义; 虽然事变的发生距今已很遥远, 许多事也早已成为模糊的记忆; ......
1944年1月,重庆国讯书店出版了黄炎培的《中华复兴十讲》,内容是1942年6月30日至7月4日他在成都金陵大学“中华复兴讲座”进行演讲......
最近的抗日战争史学界,除了对《蒋介石日记》手稿的评价有点过高,需要更为冷静客观的解读以外,似乎没有太大的波澜,大家依然是低调、冷......
20世纪30年代以来,抗战形势日益恶化,国土沦丧,民生凋零。国内大批高校研究机构纷纷开始南渡与西迁。这些内迁的学术机构与研究人......
艾思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毕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典范。延安时期,他积极参与和推动......
1941年9月1日《大众日报》上发表的《转变新闻作风》一文,作者是当时新华社山东分社采编主任兼大众日报社通讯部部长郁永言同志。......
抗战之初成立的以彭雪枫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于1938年2月撤销。其后由于抗战形势的需要,旋于是年10月成立了以王世英为主任的......
黄桥战役是华中抗战史上著名的战役。它不但决定了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在苏北地区的消长,而且对全华中的抗战形势及战局都有重大影响......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有三个文化组织——《抗敌三日刊》(后改名为《子弟兵》报)、《晋察冀画报》和抗敌剧社,被誉为三支文化"轻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