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刑相关论文
刑罚的正当化依据在于报应和预防的统一。刑事活动的各个阶段,对报应与预防重视程度的分配并不完全相同。法定刑的设置应侧重报应与......
报应刑、威慑刑和教育刑的发展催生出正义、公平和人道的价值追求,三者既交叉重合,又有矛盾冲突之处,不同国家在特定时期存在价值追求......
摘要:我国不仅是少数保留死刑的国家之一,而且我国刑法是规定适用死刑的条文和罪名最多的法典,同时我国又是判决和执行死刑最多的......
摘要:保安处分是近年来各国都在研究的一个热门问题,虽然各学派有所争议,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现代重要的社会刑事预防政策。本文通过对......
关于刑罚的本质,在国外存在着报应刑的刑罚本质观,目的刑的刑罚本质观和并和主义的刑罚本质观三种不同的观点。通过对上述观点的比......
根据传统刑罚理论的观点,刑罚正当性的根据存在着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之间的对立。刑罚体系的构建要么贯彻报应刑论,主张量刑依据行......
近年来,恢复性司法运动在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受到恢复性司法观念的影响,我国一些学者希望引进该理念以服务于我国司法.尽管恢复性......
关于死刑的存废之争,已经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尤其在进入20世纪以来,可以说在世界各国都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废除死刑运动。那么迄......
刑罚个别化作为一种刑罚裁量原则,在我国理论研究中并不鲜见,但没有引起立法上的重视.本文阐述其发展历程,倡导对之进行现代化与立......
在刑事立法或者司法实践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犯罪人的罪行很严重但预防必要性较小,或者罪行较轻但预防必要性较大。这会导......
刑罚本质上是一种给犯罪人带来身体的、精神的、财产的痛苦惩罚,其过程不仅会影响犯罪人的生理或物质层面,更会影响犯罪人的心理或......
本文从目的刑主义刑法思想和报应刑主义刑法思想的论战开始,指出非刑罚处罚方法符合正当性、合理性、合法性的法理要求和刑法的基......
恢复性司法是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场方兴未艾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它在日本被称作“修复性司法”。“恢复”也好,“修复”也罢,其......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政治法律思想家,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黑格尔以客观精神为哲学基础,以意志自由为依托,对刑罚......
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刑法的力量源泉之一.犯罪是社会反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严重冲突的表现;刑罚是社会主流文化限制和取缔反主流文化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被判处死缓的特重大贪污、受贿犯增设了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但是,终身监禁不具备刑罚......
我国《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在贪污贿赂罪中设立了终身监禁制度。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将终身监禁的设立作为减少死刑的必要措施,而......
监狱的行刑运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活动原则。行刑个别化原则是特定行刑目的的派生物 ,是刑罚目的之于行刑的个别化要求 ,是一定时期刑......
【正】 资格刑是剥夺犯罪人享有或行使一定权利的资格的刑罚。在由古代刑法向近现代刑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由报应刑意义的资......
《刑法修正案(九)》引入的终身监禁制度,被认为是我国通过替代措施实现限制、废止死刑的试验性立法。作为不可减刑、假释的刑罚执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量刑规范化改革是新中国刑事法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从今年6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
<正> 一、犯罪和刑罚初学刑法的人,首先面临的问题必定是通过论点弄清楚刑法学派的对立,特别是旧派和新派的对立、客观主义和主观......
如果一个犯罪人的罪行很严重但预防必要性较小,或者罪行较轻但预防必要性较大,如何进行刑罚量的裁决,是裁判者和刑法学者共同思考......
刑罚执行是刑事司法的最后环节,行刑法律的运作直接关涉刑罚功能与目的能否实现。假释作为行刑制度之一,其运作效果是刑罚观念的集......
非犯罪化、非刑罚化是现代刑法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但是,关于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合理性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过去,学者们往......
有关新加坡鞭刑的争议,实质上是持刑罚两个基本立场观点之间的冲突。报应刑主义在新加坡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主刑失效、犯罪形势严峻......
本文旨在通过对刑罚模式的正当化根据予以考察,从而论证刑罚论中的并合主义是刑罚正当化根据的主流理论,但一国刑罚模式的选择是与......
基于人身危险性的特殊预防目的而对累犯进行从重处罚具有必要性,但从重处罚不应突破报应刑的限制,否则违背罪刑法定等原则,不符合保障......
量刑是指在被告人的行为被确定为犯罪行为后,审判者在选择法定刑和量刑起点的基础上,适用量刑情节,决定对被告人刑罚的裁量过程。......
<正> 切萨雷·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于1764年第一次出版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一位强调功利作用而忽视正义的刑法学家。......
只要未能从立法上根本废除死刑制度,死刑政策终究会成为一个价值选择问题;而如何应对相对主义带来的挑战,则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现......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也称社会矫治或者社会处遇。它随着西方社会行刑社会化、个别化思潮......
在刑罚正当化根据问题上,历来存在报应刑、目的刑和并合主义三种理论。本文阐述了近代西方伦理学的两大流派———道义论、功利主......
《论犯罪与刑罚》是刑法史上的一本旷世名著,为作者贝卡利亚带来了尊贵的荣耀和不绝的赞誉。重读经典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近来笔者......
<正> 刑法学界普遍认为。犯罪古典学派(俗称“旧派”)与犯罪实证学派(俗称“新派”)的基本分歧之一是:前者认为犯罪是基于自由意志......
预防刑理念被刑法学理论界所提倡,但是其在量刑中的实际效用则值得考察,通过对近15年间的司法解释文本和六省市抽取的817份判例进......
刑罚目的取向直接指导着刑罚的创制与适用。围绕刑罚目的的争论可谓众说纷纭 ,由此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学派。我国刑罚目的及其发展......
在传统的刑罚理论中,我们曾经讳言“报应”与“功利”,而悉心考察近现代刑罚理论的演进历程,报应刑论与功利刑论都先后成为刑罚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