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伐强度相关论文
分别选取上世纪70年代未经过择伐干扰、经过轻度择伐(15%强度)和重度择伐(30%强度)干扰的4种林型(红松阔叶林、核桃楸林、水曲柳林、杂......
以33a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择伐强度对森林环境效益的影响.设置弱度(12.5%)、中......
基于山地杉木人工林择伐长期固定样地实测数据,构建了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以及树高、枝下高、冠幅与胸径的关系模型,结合OnyxTREE和3DsM......
择伐回归年就是择伐间隔年限,长短取决于采伐强度和生长速度。如果回归年过长,择伐强度过大,造成立木蓄积量的亏损,影响采伐量和有......
在福建省东山县马尾松林地不同采伐区选择典型样地,采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
通过对影响择伐强度的光照条件、地势条件、土壤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分析,研究,得出:不同立地条件下择伐强度的大小对森林生长、恢复......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择伐强度(未择伐、20%、30%、40%)对长白山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
为探讨不同择伐强度对人工杉阔混交林土壤温度的影响,分别对人工杉阔混交林不同择伐强度(中度34.4%、强度51.2%和极强度69.5%)3 a......
以湘南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择伐强度对湘南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强度对湘南7年生"常寒一号"桉树人工林的胸......
选择4种直径分布函数(Weibull函数、负指数函数、r函数和B函数)对天然针阔混交林不同择伐强度(弱度13.0%、中度29.1%、强度45.8%、极强度67.1......
思茅松是云南省重要的材脂兼用树种,而择伐是思茅松天然林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取木材的重要途径。基于对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天然......
探讨不同强度的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天然云冷杉林在3......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结构参数,研究4种不同择伐强度(弱度13.0%、中度29.1%、强度45.8%、极强度67.1%)对中亚热带天然针......
以闽北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不同强度择伐(弱度13.0%、中度29.1%、强度45.8%、极强度67.1%)作业试验,并应用聚集度指标测度方法分......
为探讨择伐强度对天然次生林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的影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强度择伐下6种乔木优势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分析了天然林合理择伐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择伐方式、择伐强度、应伐木与保留木、采集方式等,并探讨了天然林生态型择伐的技术关键......
定量分析不同强度采伐(弱度13.0%、中度29.1%、强度45.8%、极强度67.1%和皆伐)作业对天然针阔混交林乔木层树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动......
常绿阔叶林是闽北的地带性植被,其植物区系组成十分丰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基因,生态功能显著,但由于不适当的人为干扰,现除了......
基于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固定标准地ML707的每木检尺数据,针对人工林普遍具有混交度低,分布均匀的特点。主要从林......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类不可轻视的问题,人类对于环境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人类面临着森林经济需求与生态需求矛盾的尴尬局......
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及以大小比数为权重的空间优势度和树种优势度4个空间结构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强度(中度34.4%、强度47.1%和极强......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推进实施,森林采伐对象以人工林为主,但传统皆伐方式导致人工林树种单一化和针叶化、土壤质量恶化与结构......
对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渔梁村30年生杉阔混交林进行林分蓄积结构与林分蓄积量的数据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杉阔混交林择伐强度、择......
本文在搜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讲述了择伐对北方森林的更新、生物多样性、生长的影响,并对比了国内外北方森林择伐的强度......
【目的】探讨择伐强度对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的影响,为天然林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选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