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反应相关论文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利用紫外线照射香菇菌株808的孢子悬浮液,分析诱变处理的致死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诱变菌株与原菌株的拮抗......
灵芝是重要的食(药)用真菌,其药用价值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随着灵芝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灵芝菌种混乱的现象。......
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优良菌株,对21个不同来源的杏鲍菇菌株(Pleurotus eryngii)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
本实验以2个金针菇航天诱变菌种(航金1号和航金2号)和地面对照菌种(江山白)为材料,进行了拮抗实验、菌丝生长速度实验、抗杂性实验......
【目的】分析肺形侧耳种质资源拮抗反应和遗传多样性,为肺形侧耳种质资源鉴定、合理利用和优良菌株遗传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方......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金针菇菌株的农艺性状及其遗传多样性,为金针菇种质资源分类鉴定、保藏及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
研究了8个平菇栽培菌株的亲缘关系及培养特性。结果表明:8个栽培菌株分别属于3个品种,根据子实体性状可划分为深色和浅色2个品系。......
真菌营养不亲和鉴定的通常方法是将菌株两两对接,观察它们之间是否产生拮抗反应,此方法简单且成本低,但是因每个菌株要与其余菌株......
选用19个姬松茸菌株,测定了菌丝生长速度、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菌株间的拮抗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有2号......
通过对外引进10个白灵菇菌株进行拮抗试验、生长速度测定、生长势观察和出菇试验,初步鉴定了它们的亲缘关系,比较了它们的生长特性。......
在RAPD扩增的基础上,获得了一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135菌株的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为了验证这一标......
用对峙培养技术在PDA平板上对10株香菇菌株的营养体不亲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营养体不亲合性表现可分为两种不亲合......
本文对7个桑黄菌株菌丝体进行了拮抗试验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研究.拮抗试验结果表明,桑1、桑4、桑5各菌株间有亲缘关系;同工酶......
采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和拮抗试验对11个黄伞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可将菌株在相似系数0.76水平上划分为3个类......
为区分和筛选性状优良的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菌株,对12个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拮抗检测和农艺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个......
当前,由于油页岩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油页岩半焦,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油页岩半焦为载体,制备微......
为了明确陕南地区主栽灵芝的生产种名和亲缘关系,为建立栽培灵芝种质资源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以陕南灵芝主要栽培种为试材,通过分......
目前,市场上食用菌菌种管理混乱,同种异名,异种同名的现象较为严重。但是,并没有一个标准菌株库可以用以区分同种异名菌株和快速鉴......
比较研究了杏鲍菇4个菌株的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菌株间存在遗传差......
应用Photoshop软件对拮抗反应中的菌丝生长面积进行量化分析。试验采用18个香菇菌株,经对各菌株菌丝培养,测量相对生长面积,计算对......
本研究将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材料进行了卫星或高空气球搭载,随之进行地面实验。结果表明,搭载材料在拮抗反......
为解决长根菇菌株命名混乱问题以及初步筛选最佳生长条件,该研究以6株长根菇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拮抗试验和分子鉴定技术,探究参试......
利用拮抗反应对全国各地收集的81株杏鲍菇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81个菌株可分为11个类群,最大群包含25个菌株,最小群仅含1个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