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情景相关论文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最大的流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
阴雨寡照灾害在未来将具有“空间+时间动态性”的变化特征.笔者根据烤烟种植适宜性指标和阴雨寡照等级指标,利用1981-2010年连续30......
摘 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温升高使得四季的起止时间和长度有明显的改变。研究21世纪南京市季节开始日和长度的变化,可以为工农业......
全球变暖正在使气候变化成为如今的热点环境问题,且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科研人员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引起频发的干旱......
近期,笔者所在单位公布了中国的低碳排放情景,表明中国有可能在2030年左右实现CO2排放的峰值,之后进入大幅度减排阶段(见右图).要......
塔里木河流域是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干旱内陆河流域之一,探讨不同情景下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对于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的调控具有重要......
巴西是一个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其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应对已被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的高度.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
根据ECHAM5/MPI-OM模式在3种排放情景(SRES高排放A2,中排放A1B,低排放B1)下所做的21世纪前50年气候变化预估试验得到的数据,研究鄱阳......
以大伙房水库流域为例,筛选了3种不同气候模式,然后预估了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并评价了气候模式对流域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效果。结果显......
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10个模式模拟结果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气候研究机构(CRU)的最新降水格点分析资料比较,评估了三......
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新一代排放情景,和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V3.0",针对安徽省,......
利用IPCCAR4提供的模式预估结果,分析了不同排放情景下21世纪贵州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由于人类排放的增加,贵州省将继续变暖......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未来不同排放情景(RCPs)下的多模式(CMIP5)气温和降水预估结果,构建基于气温和降......
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北冰洋地区(包括北冰洋海水和海冰区以及周边陆地和岛屿积雪冻土区)受到极大的重视,因为在全球变暖中,北冰......
利用1971—2005年中国591个气象台站的雾日资料以及逐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资料,分析了35a来中国各区域年雾日数与这些因......
利用IPAC模型对我国未来中长期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进行分析。设计了3个排放情景,介绍了情景的主要参数和结果,以及实现减排......
由風暴引起的极端气象潮(风暴潮和海浪的叠加)和强降雨会引发复合型洪水,对低海拔人口密集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气象和海洋模型计算......
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资料中心的模式预测结果(IPCC-AR4),分析了SRESA1B、A2、B1排放情景下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和水资源变化的主......
干旱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是气候变化众多不利影响的一个方面。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干旱不断加剧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鄱阳湖......
对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12个全球气候模式集合平均制作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Version2.0)和长江上游流域逐日的降水观测数据......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气溶胶含量明显增多。气溶胶通过自身的光学性质和通过改变云的性质而对气候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国内外研究学者......
全球到2100年实现将温度上升控制在和工业化前相比2℃以内,已经成为一个政策目标。本文结合中国能源环境政策综合评估(IPAC)模型的近......
利用多个全球气候模式(GCM)的情景模拟结果分析只考虑温室气体效应的IS92a GG情景和同时考虑温室气体效应和硫化物气溶胶辐射效应的I......
为预测3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A2、B2和GGa1)下未来4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气候变化,利用安塞试验站1986—2003年的气候观测资料以及1986......
概述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研究的主要进展。首先,对用于开展气候变化预估研究的不同复杂程度的气候系统及地球系统模式......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大气海洋环流模式(NCC/IAP T63),考虑IPCC SRES A2(高排放)和A1B(中等排放)两种人类排放情景,对2030年前南水......
利用长江流域1961—2008年观测气象资料,对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12个全球气候模式及所有模式集合平均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MIUB_E......
利用5个全球气候模式和中国东北地区162个站点地面温度实测资料,评估全球气候模式和多模式集合平均对中国东北地面温度的模拟能力,......
<正>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①中关于长期气候变化的预估主要基于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46个地球系统模式结果,......
利用SWAT模型和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全球气候模式BCC-CSM 1.1数据,对未来气候变化RCP 2.6、RCP 4.5、RCP 8.5共3种典型排放情景对......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资料中心的模式预测结果(IPCC—AR4),分析了在高(SRESA2)、中(SRESA1B)、低(SRESB1)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下中国未来2......
采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牲畜和粮食产量动态模型",模拟出2000-2030年间中国粮食和牲畜的数量和需求量的地理分布,然后应用G......
利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综合政策评价模型(IPAC模型),对中国未来中长期的能源需求与CO2排放情景进行了分析,对该......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不仅提供了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N2O的重要排放......
运用IPCC AR4提供的模式预估结果,分析了基于19个站的不同排放情景下21世纪贵州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贵州省将继续变暖、变......
<正>自1990年开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陆续出版了4次评估报告和1次补充报告。本文回顾了近20a对全球及中国温度升......
<正>各地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设定煤炭相对量削减或增量控制目标,并提出峰值年份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
全球变暖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研究人员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水分收......
利用HadCM2模式的模拟结果,比较了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效果相当于CO2浓度逐年递增1%和0.5%两种不同情景下,中国区域21世纪地面气温和......
利用ECHAM5/MPI—OM气候模式输出的2001—2050年逐月降水量资料,考虑IPCC采用的3种排放情景(A2: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A1B:温室气体中排放......
二氧化碳排放是公共物品,其影响所及并非一家、一国而是全世界。全球气温升幅越大损失越大,升温宜控制在+2℃以内。全球每年若以1%G......
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del System)和2006年以及2020年三种排放情景下的排放资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