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机制相关论文
摘 要: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在灾害面前,如何有效的应对,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汶川地震后全国展开了一场举国参与的......
5·12汶川大地震,考验了中华民族,使中国人民不仅在抗震救灾方面,在人类生存和发展方面也有了更多、更新的经验和教训,并随之引发了更......
洞庭湖区是我国生物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从调研来看,目前洞庭湖区地方政府在生物灾害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如灾害......
政府应急机制是政府处置紧急状态的有效组织形式。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怎样和谐相处的矛盾日益突出......
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震级最强、破坏性和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面对如此巨灾大难,中国在救灾观念、政策、方式等方面进行创......
高效有序的救灾机制是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将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及社会组织在应对多类型、发生频繁的自然灾害的活动作为......
“发霉面包”当然令人触目惊心,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包发霉的环境和诱因。打造坚强有力的抗灾救灾机制,平时练好应对能力,急时展现应变......
一、过去五年减灾工作情况抗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综合减灾水平全面提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救灾......
<正>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是为了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是为......
明清时期广东台风灾害频发,危害严重。地方政府制定和颁发了各种救灾政策、法令,采取了多种减灾、救灾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
本文以云南梅里雪山的"5.2"雪崩事件为个案,分析了此次旅游灾害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自然灾害引发的旅游灾害提出了一些思......
从邢台地震(1966年)到唐山地震(1976年),这一时期为中国大陆20世纪第4个地震活跃期的10年左右“高潮活动时段”。这一时期在人口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自然灾害频仍,灾情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立足国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救灾机制,确保救灾工作的高效开展,......
创办于二十世纪初的《东方杂志》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其报道内容涉及诸多领域。晚清以来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带来严重的社......
在系统思维的意义上,中国应急管理实践存在着社会变迁、治理转型、政府架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五个维度的内在结构。以2003年"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内乱等人为灾害,化学中毒、核泄漏等技术性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
<正>中国古人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建立了一套相对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救灾机制。从救灾过程来看,古代救灾可......
<正>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从舟曲泥石流到芦山地震,从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到灾后重建,社会组织正在成为自然灾害救助中间不可或缺......
在北川新县城的重建过程中,安居房的设计、建造是极为重要的部分,直系民生。安居房建设不仅仅是完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救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