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性相关论文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本文以其早期作品《第二钢琴奏鸣曲》为例,分析贯穿其音乐始终的创......
这首作品创作于1913年,并在同年由普罗科菲耶夫本人主奏并首演,这个作品的难度和技巧非常高。本文对普罗科菲耶夫的生平、以及第二......
普罗科菲耶夫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在20世纪钢琴领域里达到了空前的艺术......
<正>普罗科菲耶夫的九首钢琴奏鸣曲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其中第六、七、八三首奏鸣曲是连续创作的,中间作曲家并没有写其他类型......
普罗科菲耶夫是近现代杰出的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与指挥家。他的钢琴音乐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讽刺的音调、诙谐的风......
《第七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中最杰出的一首,该作品以二战为创作背景,用普氏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真实深......
钢琴演奏上的敲击性手法又被称为“打击乐思维”或“巴托克顿弓风格”。其意指钢琴家凭借其强健的体魄,发达的肌肉和钢铁般的手指,在......
《蓝色狂想曲》是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乔治?格什温于1924年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严肃音乐作品,是格什温音乐创作生涯中里程碑式......
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是斯特拉文斯基于1921年改编自他最著名的三大舞剧之一《彼得鲁什卡》。这部独奏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不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