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再现相关论文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大气化学家克鲁岑(Paul Jozef Crutzen)提出“人类世”(Anthropocene)概念,认为地球已进入新的地质历史时......
老舍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国外译介的最多的作品之一,作品在译介的过程中经历了较大的时间跨度,从1944年开始英译,之后一直......
19世纪60年代,大批华工加入太平洋铁路建设.在种族歧视的社会历史语境下,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认识暴力与资本合谋,服务于对华工的......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生态批评产生于西方当代社会反思社会发展方式并寻求当代生态文明构想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中。作为一种具有当代......
本文讨论在经济全球化的文化资本化下,桐花祭里的桐花文学与休闲地景,究竟如何与集体象征资本纠结。(1)经过文学的导游,引领游客进......
<正>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始终不缺乏想象力但似乎又从来不依靠想象力取胜,从创作之初对个人化的青春感伤式的缅怀和祭奠,到近期对中国......
拉丽莎·赖(1967-)是加拿大知名华裔女作家、文学评论家和大学教授。她的文学作品主要探讨身份、种族、文化和性别之间的关系。《......
作为苏州评弹的主要演出场所,书场内云集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性别的群体。这些群体的书场生活经文学创作和再现后,体现出"真实"与......
白马,有时候可能就是马,只是,我们被那些飞奔的白马所吸引,却忽略了默默在草原的边缘、啃食着青草的宝马良驹,这是不是另一种忽略?......
宋仁宗朝谏职成为士人获得升迁、出任宰执的绝佳渠道。谏官可与宰执相提并论,已是具有较高地位、广泛参与国事的要职。任谏职成为......
太阳崇拜在宗教生活领域体现为周而复始的郊祀仪式。上古五帝为太阳崇拜部落,是郊祀仪式中五方上帝之原型;商代太阳崇拜与祖先崇拜......
四卷本专著《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聚焦历史变迁与文学再现,关注战后外国文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现实主义文学、后现......
随着19世纪下半叶大量华工涌入美国,中美两国间 的文化交流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反华排华氛围下,反映主流意识形态......